本报讯(李万凌 杨明)彬县县委、县政府近年来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教育创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全力提升教育质量,使全县教育事业出现了喜人的10个新。
一新:教育优先发展实现新突破。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彬县教育发展五年规划》,把教育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并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尊师重教、教育优先、强县先强教的理念深入人心,校园环境持续改观,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新:十五年免费教育率先实施。继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县财政投入3004.4万元,免除了学前三年幼儿的保教费和高中学生的学费,全面实施了十五年免费教育,教育惠民普及千家万户。彬县成为全市首家、全省第五个实施免费教育的县区。
三新:办学条件取得新改善。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2011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到5.16亿,占上年生产总值的6.4%,远远高于4%的国定标准。投资1.81亿元,实施了6大类34个校建工程,教育设施和校园环境大幅改观,学校已经成为县最安全、最亮丽的地方。
四新:师资力量得到新加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狠抓教师引进培训,推行公推公选、公开招聘,全县择优选拔管理人员94名,招录短缺学科教师34名、幼儿园专任教师81名,师资水平明显提升。
五新:教育发展迈入新阶段。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提前一年完成,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高考二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到1091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成人培训成效显著。
六新:教育公平再上新台阶。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严格落实各项助学政策,县财政投入1823万元,免费提供地方教材和资助困难学生,直接受益学生近5万人次,保证了社会最基本的教育公平。
七新:特殊教育开启新纪元。投资980万元,建成了可容纳200多名聋哑智障学生的彬县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专业教师及管理人员41名,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今秋顺利开学,已招收聋哑智障学生75名,满足了彬县及周边县区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
八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列支100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了17所学校青少年宫,为未成年人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搭建了全新平台。投资600多万元,在全县学校实施了“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及“花园学校”建设工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九新:捐资助学新风蔚然。县上一批爱心企业家,回报社会、捐资助学,使一大批困难家庭学生圆了大学梦。县上设立了贫困生救助基金,成功举办了首届慈善奖颁奖暨2012年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发放仪式,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42.8万元,受益贫困学生达到547人。
十新:校园安全得到新保障。进一步完善校车管理制度,为41所幼儿园配备了安全监管员,为45个校区配备了安保主任,校园及师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对幼儿接送管理实施“一表四册”和“五关责任”制度,从根本上遏制了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E)②
新闻推荐
彬县加快建设旅游强县,相继投资5.53亿元,开发建设了大佛寺景区、侍郎湖生态休闲景区等十项旅游景区和主题公园。今年,投资2.3亿元,大力推进大佛寺景区开发建设,打响“西部佛都”旅游品牌,完善侍郎湖的...
彬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彬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