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干部考核作为新形势下的党政绩效综合测评体系,是各级党委政府深化改革、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探索,更是实现区域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彬县在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出以差异化考核、效能考核、干部实绩考核三个维度为一体的综合考核机制,实现了目标责任考核的差异性、时效性和干部考核的实用性,形成了完善而具体、纵横相交而又相互考评的全方位考核体系,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在全市乃至全省走出了一个目标责任考核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子,无疑,其样本效应为今后继续深化干部考核改革提供了好的经验和方法。
本报记者 孟利明
5月6日,2012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结果揭晓,彬县连续三次荣膺陕西省“十强县”!捷报传来,彬县广大干部群众欢呼雀跃。这是一次敢于创新、奋发有为的褒奖,更是谋求发展、砥砺前行的明证。有人把这些成绩归结为彬县涌动着一种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的浓厚氛围,传递着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正能量,建起了有压力、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创业干事平台……
制度创新,破冰扬帆正远航
发展的契机在于能否发现螃蟹,并且第一个吃螃蟹。这种思维和境界的蜕变和超越,不仅需要智慧和胆识,更需要具有敢于创新的力量。
发展有天地,制度要先行。2012年,彬县一项干部综合性考核的制度在全县施行……而这项立体的考核制度,从差异化考核、效能考核、干部实绩考核,以全新和全方位的测评体系来检验干部,在开始之初便在全县干部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事实上,以往年度目标考核“一件衣服大家穿”、“眉毛胡子一把抓”、“老好人”、“一刀切”等诸多弊端显现,其统一化、大众化、一维化、简单化被一些单位和干部所诟病。而该县创新的差异化考核、效能考核、干部实绩考核“三维一体”考核体系,既突出了各单位工作的差异性,解决了指标设置“一刀切”的问题,促进了考核公平;又注重对部门效能的总体考核,强化了平时考核的“短板”;同时加强了对干部的业绩考核,解决了干部考核的瓶颈问题。
那么“谁来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得好坏又咋办”?又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看来要动真格的了!”悄然间,广大干部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同时,一种内生的动力也在全县干部间蔓延开来。如同一个号角的吹响,更是一次思想统一和行动的集结。
“彬县正处于新的机遇期和发展期,广大干部成为不可或缺的砥柱力量,探索研究三维一体的立体式测评体系,就是要给大家明确一种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信号,让制度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形成工作开展主体的干部做人、做事、作为的良性循环,实现考人来促事,考事来评人的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新理念,真正让广大干部德政稳、定位准、干劲狠、步子紧”。该县县委书记李建民说。
“屁股上有了鞭子,脚底下有了步子,心里头有了谱子,干事有了拍子”。干部们的朴实语言道出了彬县创新出的三维一体考核机制,不仅完善和具体了干部考核的综合性指标考核,更加盘活了干部资源的利用和配置。制度的破冰,必然带来发展远航,三维一体考核机制亮点频现,效果鲜明。在传统考核基础上实现了多个突破:即把目标职责考核提升为综合考核,由一个部门考核转变为多方考核,静态考核发展成动态考核,把考人创新为考事评人。
差异化考核:发挥优势效应
“差异化”考核是彬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中的亮点。近年来,该县大胆创新,综合分析各镇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地域条件以及各部门职能的差异等不同因素,建立一个镇、部门一套指标体系、一套分值设置的差异化考核机制。去年,该县的新民镇、北极镇小城镇建设占到了总分值的50%和30%;香庙镇、西坡社区新农村建设占到了总分值的50%和30%;龙高镇、西坡社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到总分值的50%;小章镇、义门镇配合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安置、建设等配合性工作占到总分值的50%;炭店镇发展庄园经济、川道设施大棚全覆盖占到了该镇总分值的50%。
不唯成绩论英雄,只以优势相比较。无疑,彬县差异化考核区别对待,因地制宜,不仅给干部们松绑减压,更体现出考评的人性化、科学化。为了防止过去考核过程中的“一刀切”,该县将差异化目标责任考核具体分为个性考核指标、共性考核指标和阶段性工作考核指标三大项,把部门考核指标设置为职能考核指标和共性考核指标两大项,垂直管理部门着重从配合县上中心工作和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拟定指标,企业重点考核安全生产、环保和财税贡献,并给予不同的权重和赋分。
“以前指标都一样,一个看着一个样,缺乏科学性,在考核效果上也难以体现出优劣程度,现在施行差异化考核,让每个部门和镇都明白各自主抓的工作重点,主攻的方向、能最大化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泾渭分明,重点突出,这实际上,为干部们松了绑减了压,真正让大家有干劲、有闯头。”彬县炭店镇党委书记吕银河说。
针对以往用一套考核指标体系评价所有镇、部门和单位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各被考核主体的不同情况和实际,该县始终把突出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民生是第一要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在指标设置上,镇与镇、部门与部门总分值相同的条件下,考核指标侧重点和分值设置各不相同,即就是同一项指标,不同镇、部门考核要求和标准都不相同,形成了镇考发展、部门考服务、企业考贡献的考核导向。同时,加大考核任务落实情况的社会监督力度,每年年初组织县委、县政府全体领导和各镇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在县电视台就自身分管工作、年度目标任务进行公开承诺,年末针对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在电视台公开汇报,做到目标任务“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设立争先进位奖,建立突出贡献奖,走出一条立足县情、因地制宜、注重管用的考核新路子。
效能考核:提高工作时效
为了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不断加大平时考核分值和力度,力求最大限度地增强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该县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出机关效能考核。规定:每月3日前,各单位、部门必须将上月考核结果在门前进行公示;考核办汇总全县效能考核结果,在县政府公众信息网进行公示!既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原则,又达到提醒警示、完善纠错效益目的。
4月份,全县74个单位不同程度被扣分,其中镇上最多的扣掉41.5分,部门最多的扣掉24分。
考核的根本在于公正公开公平,让接受考核的各单位敢于揭自己的短、亮自己的丑,通过机关效能考核工作的扎实开展,补齐了目标责任平时考核“短板”,形成了“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显效能”的浓厚氛围。该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考核全县103个党政事业单位,内容由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组成,细化为纪律作风、机关管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民生领域、社会管理、党的建设、违纪违法暨通报事项共八项100条;机关效能实行百分扣分制,即每月每单位基础分100分,减去当月机关效能建设扣分为当月总分,年度效能考核总分为12个月效能考核的平均分;机关效能实行月考核、月公告、年总评制度,各单位效能考核得分占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的40%。全县确定了36个日常监控部门,各监控部门依据各自工作任务和职能,定期进行日常监控,采取听取工作汇报、查看资料、情况反馈等程序,现场分析问题,现场协调解决。县考核办对监控结果进行综合汇总,对照《机关效能考核办法》进行扣分,确定被考核单位的效能成绩。
县委组织部干部韩建辉认为:“把各项考核日常化、经常化,避免了许多问题的累积和叠加,使得秋后算账变成了秋前督促,从另一个层面讲,让我们有动力有压力”。
实绩考核:挖掘干部潜能
为了使干部实绩考核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使干部个人实绩考核与单位总业绩结合起来,与平时工作结合起来;同时,将干部实绩考核范围扩大,解决过去只考核领导而轻一般干部,只考核行政部门而轻事业单位的实际,该县完善制定了《干部实绩考核办法》,把考核与干部使用对接配套、融为一体,考事、评人、用人相结合,使爱干事的有恒心、想干事的有信心、能干事的有决心,公正公平地把个人升迁与绩效挂起钩来,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干部实绩考核办法》适用于全县党政群机关、镇及以下在编在职全体干部。重点考核干部思想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团结协作、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群众满意度等。其中,班子主职主要考核其总揽全局、民主作风、维护班子团结、抓班子带队伍以及个人德能勤绩廉情况;班子副职主要考核其协调配合、参与集体决策、完成分管工作等情况;其他干部主要考核其业务能力、工作效率、对领导交办事项的执行情况。干部个人成绩考核一般由个人年度工作完成情况、个人年度工作效能情况、个人民主测评情况三部分构成。考核实行百分制,结果作为调整领导班子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凡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奖励一个月全额工资并优先提拔重用;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一般”等次的,对其诫勉谈话,限期改进,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不得作为评先评优的推荐对象;连续两年被评定为“差”等次的,对其进行组织调整或降职安排。
“我们通过这样三维一体的探索实践,逐步实现了‘工作实绩靠算账、干部形象看测评、执政效果问民意、考核结果重运用\’,从而使考核成为全县干部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为干部服务好地方、管理好地方,真正踏实干事,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彬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考核办主任吴新建说。
目前,该县积极实行“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法,全体干部把心思和精力倾注在谋发展、抓落实上。加班加点、无私奉献、踏实肯干已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在干部队伍中已蔚然成风。
三维一体出硕果,一派气象在古豳!
正是因为有了一项科学、公开、透明操作性的制度,才使得干部们焕发出一种自我超越的状态,正是因为有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才使得这里处处正在谱写“小康彬县”的美丽诗篇……
彬县三维一体考核机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2010年彬县县域综合实力进入陕西十强第九,2011年晋升陕西十强第七,2012年保持第七,荣获咸阳市201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第一名,从而蝉联咸阳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四连冠”、“五连优”。
可以说,彬县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创新,为进一步改革考核制度、提高机关效能建设和选人用人提供了一个样板效应,其具体性、科学性、动态性、完整性值得其他地区思考和学习,该县干部考评体系的生动实践证明:只要有完备的制度保障,都能够让每一名干部有事干、有作为!(B)⑩
记者手记
彬县“三维一体”考核好在哪?
在我们梳理和分析彬县三维一体的考核体系过程中,发现其对以往考核有了很大的创新和完善,并且让干部们依核标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而不是拿标准的框架来圈定干部,这种主观能动性的考核办法,在运用考核手段调动生产要素的同时,让干部动起来,制度动起来,两者的互动,形成了一种社会管理服务的新局面,无论从逻辑关系还是辨证关系上都是与当下对干部的要求是契合的。
“三维一体”考核机制,催生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考核范围在涉及党群部门、政府部门和垂直管理单位的基础上,还把10个规模企业纳入目标任务考核范畴,围绕经济效益和安全稳定设置考核指标,单独考核、单独奖励,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注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维一体”考核机制,给予负重奋进的工作压力。改变以往只重视结果考核偏向,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加大平时考核分值和权重,夯实了各级各部门责任和压力。推行季度工作考核、重点工作讲评、主要考核指标月报、季度分析点评、重点问题督办、后进项目分析、领导干部观摩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等制度,动真碰硬,使全县干部人人扛死肩、打硬仗,个个盯着干、抢着干,负重奋进,勇于担当,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三维一体”考核机制,迸发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把工业农业、旅游开发、城镇建设等任务转化为可操作、可监控、可评判的量化指标,用分数衡量,以实绩说话,使全县各级干部焕发出不甘落后、拼搏进取的工作和精神状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6.18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6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5217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835元,分别较上年同比增长20.6%、43.6%和17.2%、18.7%。2013年一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29亿元,增长19.3%,高出全省8.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继续保持全市首位;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95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7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03亿元,分别增长20%、增长29.1%和增长22.5%,较好地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
“三维一体”考核机制,形成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按照“权责一致、科学有效、易于操作、便于考核、不断完善”的要求,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量化到个人,通过考核增强责任意识,着力形成上下一心、整体联动、众志成城、奋力拼搏的工作格局。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发扬“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法,加班加点、狠抓落实,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在全县干部群众中蔚然成风。
“三维一体”考核机制,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推动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率先在咸阳市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建成了城乡学校青少年宫和高标准、高水平教育园区;率先在全省建成远程医疗会诊系统,重病患者足不出县便可享受三级医院专家教授医疗服务;在全省首创“互助养老”模式,建成首屈一指的宾馆式养老院,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全县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正向着共建共享共福的目标迈进。(B)⑩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鑫)今年以来,彬县检察院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建立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证据内部审查机制,及时完善补正瑕疵证据,有效地提升了职务犯罪案件的质量,收到良好效果。该院把审查证据合法性作为侦查...
彬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彬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