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驰骋
李玉宏是八方小学3到6年级段的美术老师,一周上18节课平均每天3节,少言寡语的他一有空便钻在美术室里研究他的爱好。隔壁办公室的老师们早已见怪不怪,他们戏称李玉宏为“李教授”,路过门口问一声:“李教授,你又在研究啥呢?”李玉宏“嘿嘿”一笑,“没啥,没啥”。
见他不好意思说,隔壁教音乐的杜老师和吴老师便争先介绍开了李玉宏的本事,色粉画、剪纸、面塑、手工艺制作、书法,样样他都拿得出手。
素描演变过来的色粉画是西洋主要色彩画种之一,大约已有500年历史。它既有油画的厚重兼有水彩画的灵动,且作画便捷,绘画效果独特,深受西方画家们的推崇。李玉宏初接触色粉画时便一下被吸引,然而当时一盒作画用的色粉笔要20到30元,色粉纸也颇不便宜,练习起来代价太高。
色粉笔有上百种颜色,类似于粉笔,身为教师李玉宏对粉笔再熟悉不过,美术专业毕业的他对色彩同样了解,于是他便自己动手做色粉笔。开始时,他用钢笔墨水浸泡白粉笔,可毕竟墨水只有黑、红、蓝三种颜色,搭配有限。后来发现小孩子们用的水彩笔墨水同样可以用来调制,有了这24色的水彩笔墨水,颜色便更加丰富。
他将白粉笔调制成各种自己需要的颜色,为学校画黑板报、喜报,有时学生教室的黑板报也需要他去设计,这些自己调制出的彩色粉笔为他设计的板报增添了不少色彩,别有一番风格。他也在砂纸上画色粉画,妻子不理解:“你这色粉画又不正规,不值钱,扔地上都没人要”,对此他可不同意,李玉宏解释说:“我画的是感觉,纯粹为了自我欣赏,又不是为了拿出去卖”。
去年彬县老家的表弟结婚,李玉宏便琢磨着给表弟送点什么有意义的礼物,琢磨来琢磨去敲定了剪纸——这门古老的关中民间艺术。因为未曾尝试过,他采用最简单的办法,在纸上打草稿设计好图案,再一点一点地剪掉多余部分,暴露出线与形。花了两天时间他剪出一张对开的大囍字,他介绍:“我这囍字有点类似于婚纱照,圆形的大囍字中间站着一男一女。原创的,外面买不到”。效果出奇的好,大家都对这份礼物赞不绝口,后来老家还有亲戚结婚,给他捎来话,就要这样别致的剪纸。
李玉宏给自己孩子买了泡泡泥,看着孩子捏泥人把他急得:“捏不好浪费掉真可惜”。网上一查,有好几种自制面塑的配方。查到了配方,李玉宏忍不住想试试,他用面粉、蜂蜜、水粉颜料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做出各色的面团。隔壁教音乐的吴老师还记得,有次她跟李玉宏一起看到一位女同学头上戴了一朵非常漂亮的头花,隔了一会,发现这朵头花到了李玉宏的手上,她很好奇:“怎么把人家小姑娘的头花给要过来了?”走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李玉宏手上的这朵头花是他用泡泡泥捏出来的,简直一模一样吴老师现在都觉得很赞。
平日在家的李玉宏还在网上找来各种字帖练习书法,到了过年时,给全校每个老师送上亲手书写的对联。在采访最后,李玉宏从抽屉里抱出厚厚的一摞画,他向我们介绍:“这些都是我收集的孩子们画得比较好的画,学校平时也有很多展览,但我舍不得把这些画贴出去风吹日晒,一直收藏着,现在想推荐给你们发表,你看,这张是孩子当时4年级画的,现在在5年级4班;这张是3年级画的,现在在6年级1班……” (E)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沅聪实习生张丹丹)“技能比武促振兴,争做咸阳新农人”,6月9日,由团市委、市农业局主办的“耕源杯”青年农业产业化技能大比武决赛在秦都区双照办鑫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举行,来自咸阳市13个...
彬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彬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