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传承人赵守进老人(中)正在讲述《柳毅传书》的故事。
本报记者 刘伟 实习生 陈泽
身处现代社会,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或遇到一些刻骨铭心、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双方为了彼此的幸福而默默关注、付出,两情相悦里执手一生,即使有千山万水也阻挡不了爱情的力量。咸阳市长武芋元就有这么一则恒久流传的爱情故事——柳毅传书传说。
“柳毅传书传说主要讲述了落第儒生柳毅历经曲折苦心营救龙女脱难的过程,是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长武县文体旅游局局长段张权说。“柳毅传书”传说,主要流传于长武芋元的柳泉、东咀、彬子沟、高家楼、李王、前彬等村及相公乡、彭公乡所属20多个村落,通过耳听口传,延续至今。
相传,在唐高宗仪凤年间,江南学子柳毅,三次赴长安应试不及。满腹踌躇,无心归里,决定在秦地游学,一日乘马沿泾水山阳行进,行至豳州进贤乡进贤里一山中(今芋元东咀村),见有一座七星殿庙宇,高大辉煌,下马入内参拜。庙中神仙九天雷祖应愿普化天尊,怜悯其心善志诚,显灵指点,自此柳毅归道修心。
一日,柳毅自觉心悸不安,出庙乘马散心。途经一山坡,遇见一女子衣衫褴褛、满面泪痕,放牧着一群羊。柳毅下马问其情由,方知是洞庭湖龙王的三女儿。前几年被泾河小龙王强占为妻,惨遭虐待,无法脱身。柳毅出于同情之心,誓为龙女传书解难。龙女非常感激,取出一块手帕,让柳毅代书。柳毅取出笔砚,却无水研墨,久思无法。执笔愤然于地上一蹾,地上突然冒出笔头状小泉,遂取水研墨修书,尽述龙女受难思乡之情。
柳毅辞别龙女上马,千里迢迢传书,行走不远处的一座大山。胯下的马儿忽然用前蹄一刨,清泉溢水,马喝泉水后,竟腾空驾雾奔向洞庭。柳毅按龙女密告的地址,拜见了洞庭龙王。龙王观书后,焦急万分,派遣强兵勇将,赶至泾河剿杀了孽龙,救出龙女。泾河水从此不再泛滥,百姓得以安居。龙王被柳毅忠义诚善的精神所感动,将女儿许配给柳毅为妻。
柳毅和龙女结为夫妻后,两人相亲相爱,同当地百姓和睦共处。教大家识字,修水利、植桑、养蚕、传授江南养蚕耕织技术,做了许多益事。就在柳毅死后化仙后,还经常显灵佑民,当地百姓感戴他的功德,故此奉柳毅为尊神,建庙立祠祭祀。
据现在遗留的碑文所载:“明朝成化年间,当地拔贡赵清,兴动十方信士耆老,募化布施银两,报朝廷敕准,进行修葺。”清代至民国十五年曾两次重建圣殿,为柳毅塑像,平时常住七八名僧道奉祭。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举办庆圣庙会,成为当地的传统习俗。建国初期,寺庙拆毁,僧道离去。1992年,当地群众在柏树山重修“柳公祠”,塑像奉祭。
“一段爱情传说故事之所以能在百姓当中绵延千载,长盛不衰,是因为它里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长武县文体旅游局局长段张权说,柳毅传书这种善心义举,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正直无私、见义勇为、严守信义、注重操守的精神和气节。
段张权说,柳毅传书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具有精神文化和民俗文化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从2006年开始,县上已对柳毅传书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拟定了保护规划。下一步,将继续全面准确地保护柳毅传书的口传内容和形式,保护有影响的代表性传承人,加强对继承人的培养,注重对青少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这一恒久的传说绵延不绝地惠泽后人。 (C)(5)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树立标杆,让干部凝心聚力促发展长武县搭建实践锻炼舞台,既促进了干部能力建设,加快了干部成长步伐,又注重在赛场选马,提拔使用工作出色、实绩突出的挂职干部,强化了选人用人的良好导向,激发出了...
长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