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抢险现场。
本报特约记者 朱江博
雨!大雨!大暴雨!
历史将牢记2013年的这个夏天。
7月21日20时至22日7时,一场六十年不遇的强降雨袭击长武,全县降水量普遍120.2毫米至156.1毫米之间,其中降水量最大的的洪家镇158.5毫米。然而,在连续11个小时的暴雨侵袭中,长武县没有发生一起因山体滑坡、房屋倒塌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再次创造无一人伤亡的抗洪抢险奇迹!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长武县始终把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行动,有力指挥,以水库不垮坝、河道不决堤、人员无伤亡为目标,有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防汛救灾,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全县党员干部临危不惧,冲锋在前,成功转移危险区域2206名群众,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把一份份平安留在肆虐洪水的雨夜,把一个个故事写在人民群众心里。
责任如山,多方联动筑起冲不垮的堤坝
汛情就是命令!
7月21日下午,在接到上级强降雨通知后,长武县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III级应急响应,全县迅速启动各级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切实落实各项度汛措施,严防事故发生。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正式拉开帷幕!
该县主要领导坐镇防汛指挥部,全体在家县级领导及33个县级部门220多名干部,第一时间深入全县11个镇、社区和各重点度汛单位,配合各镇、社区对居住在滑坡地带、河道沿岸、崖边沟口、低洼地带、危房窑洞等危险区域的群众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及时传达天气预报,动员、帮助群众迅速撤离危险地带,避免造成人员伤亡。随着各项抗洪救灾工作的迅速展开,各级各部门迅速冲向一线转移群众,用行动为广大群众筑起一座冲不垮、摧不毁的钢铁堤坝。
鱼水相亲,党员干部撑起折不断的巨伞
雨大,夜深,水急。
“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要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始终战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这是长武县党委、政府抗洪救灾的战前动员,也是全体干部职工在抗洪救灾工作中的真实写照。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拉家常 做家人 办家事 兴家业长武将群众的问题当“家事”来解决
本报讯(通讯员赵俊锋李亚斌曹新锋)“干部把我们的事当自己家里的事,在了解到我们养殖户资金出现问题时,及时协调几个银行给我们养殖大户贷款30万元,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谈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长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