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也称种族,是指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在生物学上,人类各种族都同属于一个物种,即智人。不同的种族相当于在一个物种下的若干变种,他们都起源于一个共同祖先。不同的人种在肤色、眼色、发色、发型、头型、身高等特征上有所区别,而这些特征差异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地域内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又经长期隔离所形成的。
在学术界,对于人种的分类,有不同的争议和说法,但是最近笔者在翻阅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和中学七年级地理课本时,却惊奇地发现,两种课本里面竟然也出现了不同的说法。在人教版(2012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中有关《不同的人种》有这样的表述,“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也就是专家学者经常说的蒙古人种(黄色人种)、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在陕西出版集团、未来出版社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世界大家庭》中《世界上的人种和语言》却这样表述,“在世界居民中,根据皮肤、毛发和眼睛等外表特征的不同、主要分为四大人种,他们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棕色人种”。也就是学术界有人主张的在三个主要人种的基础上再分出澳大利亚人种(棕色人种)来。这样的话,学生在小学学习了四大人种后,在中学竟然又变成了三个主要人种,那么世界人种究竟分为三种,还是四种?让学生无所适从……
如果我们再去深究,在这些主要人种之间还有若干过渡人种,如介于尼格罗人种和高加索人种之间的有埃塞俄比亚人种和南印度人种,介于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之间的有南西伯利亚人种和乌拉尔人种,介于蒙古人种和尼格罗人种之间的有波利尼西亚人种和千岛人种。但是作为教材,建议还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大家公认的统一的说法,以免混淆视听。
当然,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能力的提高,控制自然能力的增强,社会因素逐渐加强而自然选择因素逐渐削弱,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各人类集团间不断发生混杂,因此,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绝对的单纯的人种。
以上内容,只是个人一孔之见,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长武县教研室)(E)③
新闻推荐
马俊民在项目包抓点调研时强调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本报讯(记者王高峰)7月10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俊民深入两联一包扶贫点和项目包抓点,就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调研。他强调,要科学组织,抢抓工期,挂图作战,争取主动,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在长武县...
长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武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