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窗外一轮皎洁的圆月,回忆起自己的求学时光,让自己备感温暖的,除了我那农村老师朴素的穿着,朴质的语言以外,居然还有自己挨过的几记响亮的耳光。
第一记耳光是在我7岁时。那年,没上过一天学前班的我刚上一年级,仗着老师对自己的喜爱及“无可奈何”,撒谎成性。那节课,老师将批改过的作业发给我们,让我们纠正错题。我发现我的作业上也有一个大红叉。纠正错题就得抄题呀,怎么办?我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我用橡皮擦去错号下面的答案,再用铅笔写上正确的答案,最后,我拿着本子走到老师跟前,说:“老师,这道题我做对了,你给我打错了,你看。”老师大概看出了我作弊的痕迹,说:“下去再做一遍,记住你犯的错误。”我站着不下去,嘟囔着:“我做对了,你给我打错了。”“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我脸上,火辣辣的疼。“碎碎个娃,就会编谎,长大还了得。”我一手捂着脸,一手拿着本子,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回到了座位,去改错题。
第二记耳光是在我上五年级时。当时,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每天负责收发作业。那一阵,我们班女生都迷上了跳皮筋,每次下课铃一响,我们就飞奔出教室,以最快的速度撑开皮筋,直到跳得上课铃响起才匆匆缠皮筋。那天,第一节下课后,我去跳皮筋,没抱作业,第二节下课后,我跳够了,才匆匆往数学老师的房间跑去,不曾想,老师的房间上锁了。
数学课一上,老师照例让同学们拿出作业,他要讲作业上的错题。没有一个人拿出来。老师问我怎么回事儿,我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你今早把房子门锁了,我进不去。”“啪——”不等我说完,一记耳光甩在我脸上,“做事尽前不尽后,你临上课才急了……”我站着没动,感觉自己就是欠打。
最后一记“耳光”是在我上电大时挨的。那天早上走出房间,见雪铺了两脚厚。心里想,早晨8点30分考试,这20里路可怎么去呀?在干冷的空气里站了一会儿,我又回房间去了。
成绩出来了,我两门0分。厚着脸皮去找老师给我安排补考,老师翻出自己的小笔记本看了看说:“你就是缺考的那个?唉!你对生活无所谓,生活对你也就无所谓了。”惆怅、无奈,还有我说不上来的一种情绪挂在老师脸上。办公室里,静得让人想逃。“啪”的一声——笔记本被扔到桌子上。
我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不仅仅是因为眼前的老师,也不仅仅是因为将要迟毕业一年,而是因为我认识到自己的做事态度,自己都没办法原谅。
又是一天夜深人静之时,又是一天反思记录之际,又一次感激于那个年代负责、认真,为了学生而敢于出手教育我们的老师,我满怀感激,在键盘上敲出了如此句子:
不再撒谎,轻松踏实
得益于您——我的恩师马上去做,不拖不欠
得益于您——我的恩师认真谨慎,做最好的自己得益于您——我的恩师啪——
那一记响亮的耳光打疼的是肌肤打醒的是心灵收获的
是我性格之中最美的因素感谢您,老师
感谢您那记响亮的耳光。
(作者单位:长武县长灵小学)(E)②
新闻推荐
依托活动促成长 竭尽全力办实事 ——咸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回眸
马小荣本报记者景东旭实习生刘青“夕阳无限护蓓蕾,和风细雨润新苗。”在古都咸阳这方热土上,如今,有30000多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老同志发扬“情系后代、面向未来、无私奉献...
长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