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贺强 特约记者 朱江博)为进一步规范医疗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日前,长武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紧密结合该县实际,主动会同卫生部门对非法行医行为深入执法、精确打击,破获非法行医案件6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针对社会上非法行医行为,该局治安大队积极发挥执法牵头作用,不断加强线索梳理摸排,有效开展深度经营拓展,及时锁定涉案对象信息。以县城农贸市场、集市、大型建筑工地等流动人口相对集中、人口密集的城乡接合部、城中村为工作重点,联合该县卫生局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黑诊所”、坑害群众利益的“假医游医”、出租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资格证书》和《护士执业证书》、出租承包科室、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违法发布医疗广告、超范围执业等突出问题开展地毯式排查,不留死角,从中及时发现非法行医案件线索,为实施精确打击奠定坚实的基础。
按照“内部打捆,外部联动”的工作原则,县公安局联合卫生部门捆绑作战,对摸排出的“假医游医”、“黑诊所”实施精确打击。卫生部门及时对“黑诊所”进行取缔;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开展落地查人,准确锁定嫌疑对象,对卫生部门移送涉嫌犯罪的非法行医案件坚决立案侦查。11月10日,该县卫生局向县公安局移交7起非法从事镶牙活动的黑诊所案件后,该局迅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从洪家、彭公、相公、巨家等派出所及治安大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由治安大队对参办案件民警进行了培训,分解了案件侦办任务,办案民警分头工作迅速行动,扎实调查取证,成功破获了宫某等6人无《医疗机构许可证》及个人《执业医师证》非法从事镶牙诊疗活动的案件6起。
坚持疏堵结合,打建并举的原则,结合当前医改工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快发展社会办医,在城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及流动人口聚集区新增基层医疗机构,满足当地群众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就医需求。公安联合卫生、人口和计生、药监、工商、城管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市场监管有效模式和方法,健全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机制,提高打击成效,使“黑诊所”丧失生存空间。建立宣传举报制度,宣传“黑诊所”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事实,引导群众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自觉抵制与举报“黑诊所”的非法行医活动,清除非法行医问题的滋生环境,从根本上净化全区医疗服务市场。(D)(2)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曹小明)在长武县创新开展的“联村帮户接地气,惠农务实树清风”活动中,长武县林业局引导党员干部接地气、长才气,组织部分党员干部驻相公镇龙头村开展工作,既服务了基层群众,又转变了党员干部的作...
长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武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