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长武新闻 > 正文

身边人眼中的北方旱地小麦之父梁增基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5-10-16 13:03   https://www.yybnet.net/

梁老和农民们在一起

梁增基,咸阳市长武县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退休干部,我国著名旱区小麦育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

1961年大学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号召,扎根长武县50多年,投身农业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创造了多项科研奇迹,先后培育出“秦麦4号”“长旱58”等国审品种3个、省审品种4个,为我国旱作小麦的科研和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北方旱地小麦之父”。

杨婷是长武县农牧局的一名干部,在她眼中,“梁老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老师,更是我心中的榜样。”她在梁增基事迹报告会上如是说。

作为“北方旱地小麦之父”的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在小麦育种界已经是十分鲜见的“多产者”,且早已经退休,花甲之年时本应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安享晚年。可是,他坚持育种事业不放弃。现在已到耄耋之年,梁增基依然坚持着从家里到育种基地“两点一线”的生活。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梁老53载呕心沥血潜心研究,他发明了“用夏季降雨量变异值预测小麦播期”、“旱作规范技术”等小麦栽培技术,改变了西北旱地小麦传统的种植模式。培育的小麦品种推广后占到全国旱地的9000万亩的25%以上,增产25亿公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100亿元以上。

张万福是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的一名普通农民,梁老的实验基地就设在张万福所在的村里。他说,梁老虽然是一位国家干部,但在大家眼里,但却更像一位泥里来水里去的庄稼人。几十年,他在生产上帮助村民们,在生活上接济村民们,是农民的大恩人,村民们都亲切称他为“老梁”。

而今,张万福和乡亲们依然看见,八十多岁的“老梁”依旧是早出晚归,执着地走在试验田里。

梁瑞芳是梁老的大女儿,她直言“小时候,我们姐弟几个都不喜欢父亲,总怕见到他。”

因为那时候一家人都住在父亲单位,只要他在,孩子们就不能玩闹。梁瑞芳说,父亲生活简朴,他从不吸烟喝酒,不浪费,不攀比,饭菜够吃就行,衣能御寒即可。

父亲非常热爱他的工作,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父亲不是农民,但一年到头却干着比农民更重的活。”梁瑞芳说。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体会的加深,也随着对父亲的更多了解,儿女们知道了父亲在工作上的成绩,也知道这些成绩对渭北黄土高原乃至全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梁瑞芳说,父亲把青春、智慧、汗水和爱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农民群众,奉献给了农业发展,因为他心中有大爱。

“父亲的爱厚重而伟大,执着而无私,值得我骄傲,并很好地去传承!”梁瑞芳说。

本报记者陈奋翔

长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身边人眼中的北方旱地小麦之父梁增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