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为解决农民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该县积极开展送戏下乡、送图书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截至目前,每年通过文化下乡培训农村文化骨干3800多人次,送戏曲、送演出到农村150余场,放映电影4000多场次,图书年均更新量8000册次。
安居工程,破解民生之需
元旦前,淳化县城临水茗居三单元门洞两边贴着一副醒目的对联:“民生得助霑甘露,喜事临门沐党恩”。这是居住在103室的杨晨华搬进廉租房时专门贴上的。
今年53岁的杨晨华与残疾的老伴之前租住在县城的民房里,一家人的生活仅靠她在超市打工和儿子帮人开车来维持。按照相关政策,杨晨华分到了一套52平方米的廉租房。房子虽然只有两室一厅,但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更重要的是每月每平方米才收两元钱。2013年在淳化县,像杨晨华一样搬进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困难群众有1335户。
老百姓盼的就是淳化县委、县政府干的。该县始终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坚持以人为本,按照“节能、低碳、环保、宜居”的总体要求,严格实行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专业质检四层把关制度,确保将所有保障房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和百姓满意的“放心房”。
据统计,自2009年至2013年,全县累计总投资6.17亿元,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3041套19.2万平方米,发放租赁补贴25.5万元,解决住房困难群众9000余人,分配入住廉租住房四期共828户、公租住房507户,实现了保障性住房阶段性“应保尽保”的目标。
平安创建,绘就和谐画卷
冬日的午后,来到石桥镇咀头村,只见村庄整洁宁静,街道宽阔平整。目前,该村已安装路灯65盏,在主要街道和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5个,全方位覆盖了全村的交通路口。
该县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工程”来抓,密织三级网络,全县204个行政村全部建有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落实“两会、一队、一长”等群防群治组织,共组建县镇村三级巡逻队220支,参防人员2265名,治安中心户长1674名。同时,深入实施“853”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县新增视频探头101个,农村电子警铃累计安装329组7800余户,城乡技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满意率长期位居全市前列。
社会保障、扶贫解困、政策帮扶、百姓安居……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背后,是关乎民生实际问题的逐项解决;一项项强有力举措的背后,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百姓笑脸。越来越多的淳化人开始品尝着一种甜蜜的真实:生活在淳化,是一件幸福的事!(B)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景东旭)去年,淳化县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让全县广大师生普遍受益,使全县广大群众得到切身实惠,步入全市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前列。该县共争取上级校舍建设资金3445万元,新建各类校舍21616平方...
淳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淳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