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现场解答妇女们的难题。
人口计生工作人员为育龄妇女做健康检查。
市人口计生委组织“母亲健康工程”业务培训。
对人口计生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登记育龄妇女信息。
谢亚物 本报记者 薛璐 实习记者 刘亚茹
核心提示:“母亲健康,才能保证下一代健康。”农村“母亲健康工程”,是造福广大育龄妇女的德政善举,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程列入惠民便民35件实事之一。自2008年起,咸阳市开始实施“母亲健康工程”,每两年为一周期,对农村20岁以上、49岁以下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一次生殖道感染和乳腺疾病检查,全面提高了农村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率,受到广大育龄群众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七月的咸阳,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然而在咸阳市镇村街道、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基层“母亲健康工程”服务队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此时,对于彬县炭店镇乌苏村陈某来说再也不用为了乳腺癌引发的疼痛犯愁了。
45岁的陈某,一年前自觉乳房胀痛不适,但因为生活不是很宽裕,所以也没有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不久前,县计生服务站来她们村开展“母亲健康工程”免费检查,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与了检查,初步确诊为乳腺癌,最终在彬县人口计生局的多方协调和帮助下,使她顺利接受手术治疗,解除了病痛。陈某告诉记者,“计划生育‘母亲健康工程\’真正给我们这些农村老百姓办了好事”。这样鲜活的例子在咸阳市不胜枚举。
据统计,咸阳市从2012年开始到2013年12月底结束的第三周期“母亲健康工程”,为全市85.7万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健康检查,检查率达到94.7%,查出患病妇女42.1万人,给予治疗41万人,治疗率达到97.4%,分别超出了省上要求指标的9.7个和12.4个百分点,并为每名参加检查的育龄妇女建立起电子和纸质健康档案。
“母亲健康工程”是惠及百姓、造福子孙、建设美满幸福家庭的重要民生工程。为了让这项惠民工程惠及每一个育龄妇女,从2008年开始实施农村“母亲健康工程”以来,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程高度重视,人口计生部门把实施“母亲健康工程”作为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和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精心部署、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形成了以市级抓督导、县级抓服务、乡级抓回访、村级抓组织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查、治、防”三位一体的服务切实落到了实处。
目前,前三个周期已经结束,第四周期正在扎实有效的进行当中,截至当前,全市90多万名农村育龄妇女平均每人接受了三次的健康检查,部分群众正在参与第四次检查,143.6万人次患有各类生殖系统疾病的育龄妇女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其中9.4万例患者转入农村合疗,1000多例生殖系统肿瘤患者纳入大病统筹救助。
党政重视,夯实责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与人口计生、卫生、财政、药监、民政、宣传、妇联等成员单位和13个县市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细化分解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成立了由相关医疗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小组,加强业务指导,确保服务质量;采取阶段推进的方法,定期听取市人口计生委等相关部门关于此项工程的汇报,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专款专用,保障经费。市县两级在确保省级人均20元专项经费及时拨付到位的前提下,列支了人均不低于5元的专项经费。项目实施以来,市县两级累计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用于仪器设备添置、宣传资料印发和人员培训等,保障了农村“母亲健康工程”顺利实施。强化考核,注重奖惩。市上将此项工程纳入“党政线”年度人口计生目标责任考核之中,及时考核,兑现奖罚,2014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对领导重视、工作扎实、效果良好的彬县、秦都、泾阳等8个县市区进行了表彰奖励。
根据全系统业务人员的学历、资质,咸阳市人口计生部门联合卫生部门分层次分专业开展培训,通过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比武、学术交流等活动,切实提高全市计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县两级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00多期,培训人员30244人次。
强化宣传,扩大覆盖面
“今天给我们查病的是县上请的市上专家,样数多,也细致,临走还发一把伞,真是服务周到……”。5月12日,泾阳县妇女方某参加完县服务站组织的第四轮“母亲健康工程”检查后,高兴地说。
这只是全市为鼓励和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母亲健康工程”服务的一个小缩影。据市人口计生委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各个县市区都根据各自实际或多或少制订有不同的鼓励措施,有的县发放的是雨伞,有的是围裙,还有的是杯子……”。
为了使育龄群众充分认识实施“母亲健康工程”的意义,咸阳市各级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育龄群众参与健康检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市县两级通过宣传小分队、制作展板等方式,充分利用人口文化园、重大集会,随时随地,广泛宣传,努力提高群众知晓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多家媒体多次专题采访和报道,大篇幅宣传报道母亲健康工程,宣传推广咸阳市好的做法和经验。
据统计,咸阳市人口计生系统自行设计和发放富于特色、图文并茂的母亲健康工程宣传资料135.7万余份,发放生殖健康知识手册40余万份,制作生殖保健、优生优育、避孕药具等知识展板360余块,现场讲解、宣传生殖保健知识培训群众达50.6万人,电视滚动播放健康检查宣传广告长达32个月,举办各种文艺宣传600余场。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使育龄群众的知晓率达到了100%。
扎实实施,提供优质服务
礼泉县杨某、薛某、谢某等一大批育龄妇女,通过健康检查及时发现了肾积水、乳腺癌、宫颈癌等病情,“母亲健康工程”的实施为她们争取了治疗时间,在县人口计生部门的各方协调下,病痛最终也得到了解除,她们说:“有了育龄妇女健康检查小分队,有病发现早,治病花钱少。”
在“母亲健康工程”实施过程中,患病群众治病难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民生问题,咸阳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积极探索,不断寻求解决办法,先后有乾县、永寿、长武等9个县市区将县计生服务站设为农合疗定点单位,解决了患病群众看病贵、治疗难的问题,既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又保证了治疗效果。各县市区为患病群众现场免费发放常见病治疗药品,受到了群众的称赞,育龄群众的发病率逐年下降,截至2014年7月份已下降至38.6%。为了巩固服务效果,各县市区还建立完善了随访制度,县站检查、乡站对大病、重病、疑难病症指定专人进行跟踪随访,真正做到群众乐意检查,放心治疗。
为了更加体现咸阳市农村“母亲健康工程”惠民性,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开展了人员基础信息和服务需求调查,按照三种类型:常住型、流动型、不确定型建立需求档案,根据不同需求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分类综合服务,根据农忙、节假日、阴雨雪天气,随时调整工作方案,市县两级共深入178个镇办、2943个村。各县市区也都抓住检查治疗工作的关键环节,对进村服务没有及时参与的群众发放“补查卡”,群众在一年内可持此卡随时到县服务站进行免费检查。
秦都、渭城、兴平等县市区针对流入人口较多的实际,在厂矿、企业及流动人口密集的社区设立流动服务点,方便流动人口接受生殖健康检查,使流动人口享受均等化优质服务,永寿、泾阳将1000多名环卫工人、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纳入了母亲健康工程服务范围。旬邑、淳化等县把母亲健康工程与县妇保院开展的“两癌普查”项目相结合,联合下乡,开展免费健康检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促进。(F)(3)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鹏)假扮僧人销售假膏药,民警得知线索后现场抓许某父子和李某。目前,泾阳县检察院已对三人以涉嫌销售假药罪批准逮捕。近日,泾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泾阳县桥底镇多村有人打...
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