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系统曾经风光无限,是名副其实的“宠儿”。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红火的日子不再,逐渐成了边缘化的部门。然而,近年来,咸阳市供销合作社直面转型的阵痛和市场的挑战,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积极挖掘茯茶产业潜力,大力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全力培育龙头企业和连锁网点,全市供销合作事业实现了大转变、大发展和大提升,连续多年在全省供销社系统综合考核中夺冠,续写了咸阳供销事业的新篇章。
恪守建社宗旨,服务三农掷地有声。服务“三农”是供销社的立社之本、生存之根、发展之魂,也是供销社必需承担的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近年来,咸阳市供销社以“新网工程”为依托,不断增强为农服务的功能和渠道,在全系统开展了“一县一品、百县百品”农产品精品包装助农增收活动,成立了市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精品包装销售各类农特产品120多个。组织开展“蔬菜直通车”,建立一批蔬菜基地、直销店和批发市场,将菜农的新鲜瓜果蔬菜直接送到居民社区,年销售近万吨。在全市乡、村建立“新网工程”直营和加盟网点1000多个,为农服务项目争取中省财政补贴资金3000多万元,每年培训一大批农民经纪人。同时,他们认真抓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组织供应了大量化肥农药。这些,都实打实地为农民生产系上了一条“安全带”、为促进增收铺设了一条“快车道”、为扩大消费搭建起一座“方便桥”、为幸福生活编织起一张“实惠网”。
挖掘产业潜力,千年茯茶逐步振兴。泾阳是中国茯砖茶加工制作的发源地,有着近千年的历史。但由于历史原因,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将咸阳茯茶加工制作转移到了湖南安化。从此,长达半个世纪的茯砖茶在咸阳停止了加工制作,被众多消费者遗忘。为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重拾茯茶“金字”招牌,使散落在民间近50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弘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姜锋书记首先提出“做好一个规划、建设一个园区、制定一套政策、营造一个氛围”的“四个一”总思路。卫华市长也多次作出指示,和大家一起议措施、抓落实。紧接着,市供销社多方协调,牵线搭桥,招商引资,成立了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引领全市茯茶产业不断复兴、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短短几年时间,全市茯茶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0余家,涌现出了泾渭茯茶、泾盛裕茯茶、泾阳茯砖茶、延寿宫茯茶、高香茯茶等一批省级著名商标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全市茯茶产量达4300余吨,综合产值达6亿元,销售供不应求。目前,咸阳茯茶在北京、深圳、西宁等大城市设立专卖店达20多个。同时,计划投资30亿元、占地1360亩的泾阳茯茶古镇及产业园项目已经启动,西北茶业贸易物流信息中心已建成营业。特别是,他们成功举办了2013中国咸阳茯茶产业峰会,与泾阳县联手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2014陕西泾阳茯茶产业发展推介会”,先后参加北京、广州、上海、哈尔滨、吉尔吉斯斯坦等地举办的各类茶博会、博览会共18场次,刮起了茶叶界西北黑旋风,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震动。这一系列重要举措,为咸阳茯茶的全面复兴,并一路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石,开辟了先河,形成了气候,已成为咸阳乃至陕西的靓丽名片。
把准市场脉搏,电子商务异军突起。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商品销售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电子商务日益成为促进发展的新引擎。市供销社一班人敏锐把握市场脉搏,抢抓电商发展机遇,通过以点带面、招大引强、逐步延展,以助推武功打造“西北电子商务第一县”为抓手,加快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随着国内高端电子商务落户咸阳,为该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在武功聚集注册了西域美农、赶集网、蜂蜜哥等10多家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搭建了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网上宣传推介平台、网上交易平台、商品展示配送平台,创立了西域美农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淘宝网“特色中国·咸阳馆”、淘宝大学陕西分校和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等,成立了生产经营者协会、电子商务协会,举办了电子商务知识专题培训会、电子商务沙龙等。在“首届中国县域经济与电子商务峰会”上,众多电商专家对该市电子商务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受改革改制大浪淘沙的咸阳市供销合作社,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逆境搏击,勇于探索,大胆尝试,终于化蛹为蝶振翅飞,走出了一条“合作立社、改革活社、产业强社、实干兴社”的奋进崛起之路。
新闻推荐
3月23日,在茯茶镇泾阳县双赵村,针对158户民居的提升改造正如火如荼进行,这是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后,启动的整村提升改造示范工程。该工程采用“政府引导、村民自愿、市场运作”的方式...
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