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到了成熟期,申金萍每天都“泡”在樱桃园查看情况。 本报记者 马沅聪 摄
本报记者 马沅聪 实习生 张丹丹
就读医学院的她,19岁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入了医院,成了一名护士。如果不是一次进修,如果不是看到一本书,这个80后的姑娘也许会在医院平平稳稳工作下去。
2010年,在医院已经工作9年的她毅然放弃了这份稳定的工作,决定自己创业。
一本书撞醒了她的创业梦
这位80后姑娘叫申金萍,如今已是别人口中的申总。5月9日,见到申金萍的那一刻,还是让记者有些吃惊,别人口中的总经理,怎么是一个扎着马尾,穿着T恤,未施粉黛的脸颊因为刚刚在烈日下劳作而被晒得通红,裤腿和双手都沾满了泥土。“不好意思,我们生态园的樱桃采摘节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两天都在园子里忙活,这一手的泥都没办法和你打招呼。”见到记者,申金萍有些不好意思。
匆匆洗了把脸,申金萍就和记者畅谈起了自己曾经创业的点点滴滴。“你看我现在这样子,绝对想不到我曾经是一名护士,一名在医院干了9年的‘老人手\’!”申金萍说,自己创业前,和大多数农村年轻人一样,就想考个学然后在县城找份稳定的工作,而她也是这么做的。“19岁我就进入泾阳县骨科医院工作,随后在医院边工作边学习,两年后又调入泾阳县医院,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工作平稳而舒心。”一个女孩子能在医院工作,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好了,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申金萍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2010年,她去西京医院进修脑血管彩超,进修期间无意间读到了一本名叫《35岁前的创业大舞台》的书,“这本书读完后,我的内心久久都不能平静,甚至有些激动,好像一下子撞醒了我的创业灵魂。”申金萍回忆,那时她已经28岁,如果35岁前是人生创业最佳时机的话,她已经不能再耽误任何时间,“有了创业的想法,我就会留意创业的项目,也是在西安进修那几个月,一次和朋友去李家村的上岛咖啡约会,一下子被那里的环境和感觉吸引了,创业项目的灵感一触即发。”为什么不能把这么“高大上”的项目引进到县城呢?
“高大上”的咖啡厅终落县城
一定要在县城开家“台湾上岛咖啡”这是申金萍最初的创业项目,为了实现这一梦想,申金萍无数次和台湾总公司联系,“一个农村出身的姑娘,又没有任何经营餐饮的经验,还想在小小县城开一家咖啡厅,难度可想而知。”申金萍说,为了开这家咖啡厅,她一方面加强自己餐饮、经营方面的学习,一方面筹措资金选取合适店面,更重要的是不断要和台湾总部联系,联系一次,被拒绝,再联系,再被拒绝,就这样被屡屡拒绝,屡屡不放弃的尝试,终于感动了台湾的老总。2010年夏天,台湾上岛咖啡首次落户县级城市,申金萍更被台湾总部聘为咸阳市上岛咖啡总代理。
28岁时,申金萍终于从一名白衣天使变成了一名创业青年。满腔热情的她不到半年时间,就带领自己的团队通过不懈努力,用短短两年时间让投资近400万元的泾阳上岛咖啡已没有外债,同时,还开办了一家知名足疗店,申金萍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就这么成功了。
再次创业投资家乡建设
“咖啡店、足疗店经营得再好,说起来都是别人的品牌,和我申金萍似乎关系不大,所以,我想带着自己创业的全部资金回到家乡安吴这片红色土地,准备在嵯峨山下开辟属于自己的创业品牌。”申金萍说,2012年11月28日,“陕西天人合一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是挂牌成立,她决心要将这10130亩的土地打造成一个集文化、餐饮、旅游和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带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起致富。
“如今,园区亭台楼阁,绿色大棚、农耕体验、绿化苗木等基础性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而且,大面积的樱桃也进入采摘期,根本无法想象这里当初贫瘠的样子。”申金萍说,这里曾是嵯峨山下千亩的盐碱地,“很多人都不相信我能将这块盐碱地硬生生地变成这样。”其实,就单单改变这里的土质,申金萍就没少下功夫,带着一伙青年人跑省城、到杨凌、寻资金、请专家,想法设法先改良土壤,土壤改良了,她又亲自设计园区景观,同时瞅准发展樱桃项目,向周边村民免费投放樱桃树3500多棵,带动村民一起走新的致富路。
“富民一方,快乐终生”是申金萍创业永远不变的宗旨,“爱农、包容、厚德、感恩、传承、创新”是她秉承创业精神,讲到自己创业经验,申金萍说,“任何的创业都充满了艰辛,但是无论何时自己的心态很重要,要有积极的心态,学习的心态,向成功者学习,和成功者做朋友,你的创业之路才能走得顺一些。”(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牛育赵荣凯)近日,泾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全市工伤保险宣传月的安排和各级对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部署,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工伤保险推进月活动。该局与住建局对全县建筑企业进行...
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