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宋雨浓)今年,咸阳重点推进了多项医改工作,包括市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等,其中市级智慧医疗云平台、市级卡管平台已建成,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5月启动,截至目前,已赔付804人,报销510万元。
加强县域急救体系建设
今年,咸阳县级公立医院主要从落实政府办医责任,体现公益性质出发,重点落实好省政府关于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昨日,咸阳市卫生局医改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核定了县级
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总量,离退休人员从医院剥离,由卫生计生部门管理,离退休费用由财政承担。将县级综合医院在编在岗人员工资70%以上和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人员工资100%纳入财政预算。”
此外,咸阳还加强了县域急救服务体系和发热门诊、产科、儿科、精神卫生科、重病监护、血液透析、新生儿和康复等专科建设,除血液透析设备省上正在招标采购外,其余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稳妥推进,咸阳近期重点多方调研,拟借鉴其他地市成熟经验,一步到位,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全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3家市级公立医院全面铺开综合改革
咸阳鼓励三级医院托管县级公立医院,促成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帮扶机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泾阳县医院和市中心医院、二一五医院、秦岭医院跨行政隶属关系组建医疗机构联合体并取得明显成效。礼泉县人民医院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了一体化管理经营协议,长武县医院与市中心医院建立了卫生帮扶关系。其余11个县医院分别与江苏4家医院、市属5家三级医院建立了帮扶关系。
此外,今年还全面推行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和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每个县医院分别托管了1~2个中心乡镇卫生院,目前全市66个中心卫生院全部与县级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
按照市政府《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咸阳在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全面铺开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破除制约医院良性发展的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为切入点,拓展医院空间布局、适度扩大医院规模,会同有关部门筹备探索院长任期制。”市卫生局医改办工作人员称,加快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薪酬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探索医联体运行模式,核定人员、床位编制,强化法人治理,实行绩效考核。
县医院年底实现全流程持卡就医
今年,咸阳市继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以后,于5月8日启动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参合居民住院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报销后,居民参合年度内个人自付部分费用中的合规医疗费用累计达到1万元以上部分,起付大病保险,对实际发生的自付合规医疗费用分段按比例报销,最低报销50%,最高报销90%。年度内个人累计报销封顶线为40万元,截至目前,已赔付804人,报销51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咸阳市级智慧医疗云平台、市级卡管平台已建成,目前正在积极与合疗、妇幼等卫生业务系统进行对接改造。全市县级及以上医院的一卡通等系统与市级平台对接工作全面启动,要求全市所有县医院、中医院、妇幼院于年底实现全流程持卡就医。13个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项目已进入硬件采购集成部署阶段,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的基层系统软件部署,要求2015年年底全部完成。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马新斌)25年前,咸阳女孩娜娜刚刚出生百天便被抱给河南一户人家收养,如今她想找回自己亲生父母,但无奈时间过去太久,她只知道老家是咸阳一个叫东岭南寨的村子,生父可能叫李战朝。今...
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