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民把外出务工作为增收的主要渠道,由此伴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权益保护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陕西省约有130万留守儿童。昨天下午,省政协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政协委员们将目光对准了这群孩子。
现状一 近半数留守儿童没有倾诉对象
政协委员:定期组织网上家长会
勉县勉阳镇初二女生梅梅(化名),父母在外,由于缺乏管教,她染上了很多不良行为。之所以如此,用她的话来讲就是,“没人疼、没人爱,只能破罐子破摔。”陕西师范大学在泾阳县对农村留守儿童做了一个“你有心思向谁诉说”的问卷调查,结果27%的孩子选择向自己诉说,18%的认为无人可诉,他们认为没有或很少有可以信赖的人。由此看来,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沟通,最容易导致心理不够健全、性格畸形,从而出现行为偏执。
省政协委员雷西萍在发言中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增进亲子关系。“学校定期组织网上家长会,让那些外出务工的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身心发展情况。比如,互联网企业可以为留守儿童家庭建立‘在线团聚\’的虚拟空间,增进亲子交流。其他外出务工的家长们,也可以组织网上社区,彼此交流分享,形成自助型的家长社群等。”
现状二 谁为留守孩子提供健康成长服务
政协委员:鼓励社会力量办留守儿童服务站
在渭南市桥南镇寺峪口村,就有一个“桥南镇留守儿童之家”。它的创办者是张芳玲——三个留守孩子的母亲,2007年,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张芳玲拿着在外打工12年积攒的十多万元,在家乡修缮了三间土房,创办了这个“家”。里面有教室、厨房、餐厅、宿舍、图书室、室外活动场,每学期能够全程服务51名寄宿儿童,资助30名特困儿童,每周末还为留守儿童们举办各种活动。
“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如优秀退休教师等),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成长服务。”这是省政协委员周建玲的建议。
现状三 远离父母经常梦中被惊醒
省人社厅:鼓励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
“爸妈到很远的地方去打工,把我留在外婆家。我很不习惯,经常晚上从睡梦中惊醒,看到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我非常伤心,真想大哭一场。”当城市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时,许多农村孩子有着白水县四年级学生盼盼(化名)一样的境况:每天,在对父母的思念中,他们脆弱、无助、孤独,内心无比落寞。他们最大的心愿,恐怕就是父母常在身边。
省人社厅劳务交流指导中心主任付鲲鹏在发言中介绍,将鼓励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县区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鼓励支持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引导留守儿童家庭劳动力进入园区或基地就业创业。“与此同时,将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家庭劳动力作为就业援助的对象,用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或由民政部门作为低保家庭进行兜底扶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在有条件地区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综合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石喻涵
新闻推荐
两三百米救护车走了十分钟 汉滨区一高三学生猝死占道经营堵了生命通道
本报安康讯(记者吴琛)“今早七点多,恒口二中我儿子班上(高三五班)的一位男同学突然晕倒在教室里,遗憾的是,十几分钟后救护车到来,医生经过急救,但最终也没有醒来。我想说的是,医院离学校只有不过两三百米的...
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