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咸阳 今日兴平 今日三原 今日泾阳 今日武功 今日乾县 今日礼泉 今日永寿 今日彬县 今日长武 今日旬邑 今日淳化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今日泾阳 > 正文

追根桥底经幢

来源:咸阳日报 2019-05-30 08:48   https://www.yybnet.net/

□秦心

位于泾阳县桥底镇寨子沟村的几个村组,以前是另有其名的,且均有来由。就说现今的三四村组,以前,曾称为马桥。因“文革”时期,泾惠渠的南干渠,是从马桥以南东西穿过的,渠北塬畔,曾是马姓人家住地;渠南是大片的农田。又因马姓人家,常要过渠去地里劳作,时遇水流阻碍不便,后就在渠上搭建了一所便桥,谓之:马桥,此村组也就由此得名。

正如马桥一样,一二村组所在地,早先也有个名称,谓之石庄。而石庄的由来,却源于一个石柱。柱子在农村有时谓之桩,因“桩”“庄”同音,故而,石庄之名最早应由石桩衍化而来。在二组村南一片麦地里,果然矗立着一根石柱,站在地头目测,其高约3米。已被杂草及灌木所遮覆,仅露出一米多高,而柱头的确有个石帽扣在上面。为了弄清其究竟为何物,笔者便顺着田埂小心翼翼走了过去。

从灌木遮掩中,笔者找到了县上设立的那块石碑,上刻:陕西省泾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为:石桥经幢,年代已无法看清,立碑时间为一九八二年十月。而位于灌木中央的经幢,实因木高草深无法近前,其上所载文字内容自然不得而知。但就经幢设立方位而言,古时此物多被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据载,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由于佛教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则改为石刻在石柱之上,因所刻内容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

石桥经幢所置之处,恰是过去泾惠渠南干渠渠岸之地,那么,其设立于此,和当时历史背景以及周边自然环境究竟有何因果关系?不禁令笔者陷入深思之中。

为还原此物设置历史真相,之后,笔者相继查阅了《泾阳县志》《泾阳县地名志》及《泾阳县文物志》等资料,想从中筛选与其相关的一些内容,以佐证自己先前的种种揣测。但遗憾的是,《泾阳县志》记载的不仅简之又简,且年代和《泾阳县地名志》及《泾阳县文物志》所记载的也大相径庭。《泾阳县志》第六章宗教篇中,对其如此载述:“在今龙泉乡淡村、口镇长街村、桥底镇官苗村及石庄村、太平乡庙店村、云阳镇翟家村,均发现唐代经幢”;而《泾阳县地名志》和《泾阳县文物志》中所记载的倒是基本一致,均释为“石庄经幢:位于桥底镇石庄村中(宋代·县级保护单位),石灰岩质,八棱柱状。通高3.11米,每面宽0.19米,直径0.43米。八角基座,高0.98米,基座上部每棱面浮雕牛头图案。幢身每面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已泐。幢顶下部为正方形,各面浮雕城楼及人物骑马图案;上部饰宝珠顶”。显而易见,其中谬误,不仅令人费解,且令其情又重被蒙上一层扑朔迷离色彩,以致不知以谁为宗。

当然,除此谬误,综其所述,对此物的身份,毕竟还是给了较清的定论,尽管对其设置时的历史背景及周边环境,至今仍为空白一片。不过,对此可以理解,确因时间久远,沧海桑田变化之故,有些内容实难予以考证,但其以不朽之身,且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引得后人关注,终不失为一件幸事!(B)(10)

新闻推荐

君心唯有直如丝 汤显祖《送牛光山暂归泾阳》赏析

□舒菊送牛光山1暂归泾阳【明】汤显祖2嵯峨3西岭映参差,小坐4高莺出欲辞。献岁5客残同署6晓,兼春7人忆踏花8时。池阳9荷锸1...

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杨良瑶下西洋2019-05-22 09:06
家乡解放见闻录2019-05-26 04:54
评论:(追根桥底经幢)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