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记者感言:以往政府也好、群众也好,总是以物质来论生活质量高低,如今多了一个精神尺度——幸福。这是各级政府顺应时代,给予人民群众创造更大、更高的幸福指数。
“水”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去年成就:去年,咸阳市以“万亩水面”工程建设为基础,以惠民利民为工作中心,完成重点水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投资6.13亿元,完成长59.65公里“引石过渭”工程,保障近60万群众的生活用水;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已完成投资3799万元;亭口水库、柏岭寺水库等先期工程启动建设,新增灌溉面积23.5万亩。
总投资8.37亿元,建成日处理污水33.9万吨、日生产中水8万吨的14座污水处理厂,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各县区相应完成枢纽工程和反调节工程大坝建设,礼泉县小河、乾县黑豹峪等15座水库通过核查。新增水面上千平方米,使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加速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今年举措:今年,以总投资37.04亿元的渭河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开展“万亩水面”工程建设。将完成水利总投资15亿元,建成亭口水库枢纽及反调节工程泄洪洞、输水洞,开工建设大坝主体和柏岭寺水库;新修、加固渭河堤防40公里;新修、改造城区供水管网2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400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15万亩,基本农田10万亩。
投资1.6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3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高新区过塘污水处理厂、泾渭新区正阳污水处理厂、沣渭新区上林苑污水处理厂、汽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开工。“咸阳湖”二期工程启动建设。这些以水为主的民生建设,为广大群众建设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使人心更加凝聚,城市品位、政府公信力更加提升。
群众感受:以前,家里自来水经常出现黄色和红色,让人苦不堪言,如今自来水甜了、湖水清了、污水看不到了……咸阳湖真好看、真美,这都是政府给咱群众办的好事。每一个到过统一广场的群众都这么评说。
记者感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城市建设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上,把群众生活的质量放在首位,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情怀,政府以为民的作为诠释了这种理念。
“林”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去年成就:去年,“万亩绿林”工程以增加绿化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档次、打造西部绿城为目标,总投资上亿元,完成850亩“千亩绿林”一期裸地栽植;103亩“望贤绿林”绿化;106亩“西渭绿苑”改造;66380平方米的东防洪渠改造及绿化;2600平方米的中五台等周边绿化。以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观叶与花搭配完成中华西路、碱滩路、上林北路等绿化,面积达150多亩。帝陵绿化3100多亩,栽植雪松、油松、侧柏、大叶女贞等30余万株。全市造林绿化165.6万亩,绿化覆盖面积2310公顷,绿化覆盖率36.5%,绿地率33.44%,人均公共绿地(林)9.66平方米,均超过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今年举措:今年,“万亩绿林”工程与发展杂果林、生态休闲、种苗花卉、林下资源等产业相结合。年内建成营造林32.5万亩、道路绿化300公里,建设绿色生态家园示范村100个。将启动建设陇海线城区段两侧绿色走廊工程,开工建设上林路和同德路2个道路绿化工程,完成彩虹绿林、宝泉路三角绿地二期和千亩绿林二期3个绿地工程,启动实施咸阳湖西展东延工程、打通白马河北路景观水系、修建沣河绿林和千亩绿林内预留人工湖4条绿色景观水系工程,继续实施拆墙透绿、见缝插绿、退硬还绿、社区增绿、楼前植绿5项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50万平方米。目前,已栽植各类苗木40余万株,绿化面积1.6万亩,建立义务植树基地23个。千里绿色长廊建设已启动,全市绿化里程522.7公里,累计造林面积7.4万亩。今年咸阳市绿化工程完工后,绿化覆盖率将达到37.13%,绿化率达到34.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07平方米。
群众感受:以前,每到夏天污水沟的臭味和蚊虫,让人夜夜难以入睡。如今,楼外的污水沟成了城市的绿项链,外地朋友都说我住的地方好,咸阳真美。家住风和日丽小区的王先生这样说。
记者感言:从一组组数字中不难看出城市在一天天变绿,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这是造福后代的好事,让城市建设“无缝对接”群众,服务群众,不仅能保持它的活力,更能赢得群众的掌声,提高其知名度。 (B)④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伟娟赵晓晨)礼泉县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建立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全面打造节水型社会新格局。根据《礼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
礼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礼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