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婕
12月26日,第六届中国(咸阳)国际微电影展在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开幕。在本届微电影展上,华夏微电影总编辑杨才旺接受了本报专访,畅谈举办这次电影展的目的、意义和效果。
“中国国际微电影展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举办微电影展更重要的是作为引导,让大家热爱、参与微电影。”杨才旺说,如果把电影作为塔尖的话,微电影、微视频就是一个塔座,它是可以向全社会开放的文化产业,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杨才旺认为,如果在微电影产业的推进过程中,通过艺术的提升,它成为精品化、经典化,作为一个新产品来说,它的价值化就会更大。通过一年一届的微电影展,杨才旺希望,以此来积累和推动专业人士影视艺术的提升,还能够吸引和引导广大的观众和老百姓来参与微电影与微视频的发展。
“微电影没有门槛,既没有技术的门槛,也没有艺术的门槛,谁都可以用一个手机完成拍摄、上传、分享一条龙的制作,所以它更多的是普及、引导全社会和广大老百姓的参与,这也是我们举办微电影展的主要目的。”杨才旺告诉记者,每届微电影展中举办的“48小时极拍”比赛,就是一个让大家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场拍摄形式,有小朋友的参与,也有年纪大的老人,大家既可以当演员也可以当导演。因此,微电影是一个全民产业,前景非常广阔,在百姓群中的拍摄与推广,会让影展的意义更有价值。
提及此次微电影展的亮点与特色,杨才旺深感欣慰,他说,本届微电影展有112个国家和地区的3403作品参赛,这是国内任何一个影展都未能达到的规模,不但参与的人群广泛,而且质量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影片的国际化水平愈发出色,这对我们在国际上的推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微电影展精彩纷呈、看点众多。”必须要用艺术价值来推动市场价值,我们对中国的微电影事业充满信心。(B)(11)
新闻推荐
本报讯(苟东雷)近日,礼泉县南坊镇司法所党员干部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神情,一股昂扬向上的工作作风在全所蔚然成风。原来,该所今年...
礼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礼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