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咸阳 今日兴平 今日三原 今日泾阳 今日武功 今日乾县 今日礼泉 今日永寿 今日彬县 今日长武 今日旬邑 今日淳化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今日礼泉 > 正文

安危大臣在

来源:西安日报 2019-05-04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彩绘釉陶

贴金文吏俑

高69厘米

彩绘釉陶

贴金武官俑

高72厘米

均为1971年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刘芃文/图

文吏俑头戴进德冠,上穿红色阔袖短袍、两裆,下穿乳白色长裤、足蹬黑色如意云头履,衣袖、领、襟边缘均饰花边并贴金;浓眉高鼻,面目俊秀,双手合抱胸前,文雅斯文,含蓄而不失威严。

武官俑圆睁双目,浓眉大鼻、双唇紧闭,面部表情威严。头戴兜鍪,前额正中部有冲角(头盔上的装饰),护耳垂肩;身着明光铠,双肩披绿色披膊,腰带以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边缘饰以流苏,绿地宝相花战裙长垂至靴面,足蹬黑靴。右臂前曲握拳,似持武器,左臂下垂,肘部微曲,似握佩剑。

根据郑仁泰墓志记载,他很早就加入秦王的幕府,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当秦王时的亲信。参加过平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的战争。在《旧唐书.尉迟敬德传》中有关于郑仁泰的记载:“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所以,郑仁泰不仅仅是秦府中人,并且是玄武门事件中的先锋之一,这一点从他后来陪葬昭陵也可看出。

中国古代军戎服装的形制,在秦汉时已趋成熟,经魏晋南北朝连年战火的考验,到唐代更加完备。据《唐六典》载:“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唐时铠甲的种类之多、材料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唐时的铁制铠甲最多,其余的由铜铁合金、皮、布、木等材料制作。不同质地和款式的铠甲基本满足了不同职位将士的需求,其中明光铠以其新颖的式样和精良的质地,自一出现便倍受欢迎。《周书·蔡祐传》载:“祐时著明光铁铠,所向无前。”初唐时出于实战需求,仅见胸前圆护及革带之类,不附加任何装饰性物件。该俑神态威武、神情严肃,所着明光铠色彩鲜艳,胄甲边缘均贴饰金箔,装饰华丽,与一般铠甲显然不同,应该是一种与实战使用的铠甲形制相同、但制作更加精细并具有仪仗功能的铠甲。

这两件俑与一般釉陶不同,它以瓷土作胎,素烧至1100℃,然后施铅釉,再烧至800℃出窑,经过敷彩描画甚至贴金,叩之有声,质地比较坚硬,与瓷器相近。可见它是受制瓷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新工艺,除与唐三彩在釉色上有所差别外,在胎质、工序、火候等方面几乎完全相同,因而可以说是三彩器的前身,目前仅出土于郑仁泰等少数唐太宗昭陵陪葬墓内。

彩绘釉陶以绘画方式作为装饰手法,特点是彩绘工艺难度大,比如文官俑的眉毛、胡须都是一笔一划画成的。而敷彩工序更细致,古代绘染都用矿物质颜料,如朱砂、石绿等。这类颜料在使用时必须经过细心研磨,再调入粘性剂才能紧紧附着于器物上。在釉面要敷绘这种颜料,必须先用胶粉打底。同时,敷彩要用多种颜料来绘诸如文官衣裳的皱褶、花饰等,对从事这一工作的工匠在用色、绘画技巧等方面的要求很高。也正由于其彩绘工艺的复杂繁难,故当三彩器物出现后,就再也见不到它了,这也正是两件彩绘釉陶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之所在。

新闻推荐

靳宝善图书馆邀读者线上线下同阅经典

本报讯(记者王婕)为了迎接第2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4月22日,礼泉县靳宝善图书馆在县中心广场上举行“同城共读万卷共知”主...

礼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礼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安危大臣在)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