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朝霞通讯员张莹白轶卓
5月10日上午,在咸阳市礼泉县法院三号接待室,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庭审,民二庭法官张莹审理残疾人张某与王某离婚纠纷案件。
2014年,原告张某因患脑出血导致腿脚不便,生活一直由妻子王某照顾,脑出血开颅术后,张某从一个可以自理的正常人变成了丧失语言能力的“孩子”。几年来,王某对张某从最简单的音节教起,帮助张某恢复语言能力,无微不至地帮助其进行康复训练。经过5年的努力,如今张某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下慢慢走动,也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你媳妇对你这么好,为啥要离婚呢?”张莹问张某。
“没啥,我就是跟她感情破裂了,就是要跟她离婚!”张某坚决地说。这时,被告王某悄悄地把张莹法官叫到一边,说起了丈夫张某的情况。
原来,两人结婚时感情非常好,家里的小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但是自从张某得了这个病,家里的经济情况每况愈下,张某也常常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而难过。
“他是一个要强的人,其实我们俩感情一直挺好的,不然我怎么能尽心照顾他这么多年,他其实就是不想拖累我,张法官,你可千万不要让我们俩离婚啊!不然他下半辈子谁照顾啊!”被告王某动情地说。
张莹法官听完,把两人的儿子张晓某叫到一边,确认了被告王某说的情况属实后,对原告张某说:“你要是现在离婚将来谁照顾你呢?你生活不便,孩子工作又忙,你考虑一下,可不能一时冲动离婚啊!”
“反正我就是不跟她过了!”张某说。张莹法官想了想,对张某说:“这样吧!要不你们回去再商量商量,即使你们真的要离婚,我们法院也要为你离婚后的生活考虑,不能一判了之,你媳妇照顾你这么多年也不容易,应该说没有谁比她更熟悉你的身体状况了,你们回去商量好了谁照顾你,再做决定也不迟。”张某终于同意回去再想想,在儿子张晓某和妻子王某的搀扶下,一家人慢慢地走出了法院。
张某回家后,张莹法官放心不下,给张某和其妻王某分别打电话,劝说他们要好好过日子,珍惜婚姻,珍惜彼此,尽量不要走到离婚这一步。
采访中,张莹法官对记者说:“对于身体有残疾的当事人,我们要为他们多想想,要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多考虑,才能真正做到法为民所用。”
新闻推荐
礼泉县是陕西果树种植大县,时下正是农忙季节,因很多农户家中多人外出打工,劳动力不足,礼泉县烽火镇党委、镇政府将在家的...
礼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礼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