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咸阳 今日兴平 今日三原 今日泾阳 今日武功 今日乾县 今日礼泉 今日永寿 今日彬县 今日长武 今日旬邑 今日淳化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今日礼泉 > 正文

在这里 看到一个家庭的文化传承

来源:咸阳日报 2021-03-24 08:2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永杰

二月二,龙抬头,也是青年作家范超文学馆开馆的第一百天,受范超之约,和友人一起前往位于范超礼泉故乡的范超文学馆。

和范超认识多年了,他是一个勤奋而谦和的人。原来在三秦都市报当记者,写了很多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所以,我们应该算是同行。但是,他的骨子里,又是特别喜欢文学的,那些年,几乎井喷一样地在很短的时间里,出版了《范超散文》《土天堂》《乡城》《曲江记》、诗集《麦草人》、史学著作《唐大明宫》等,2012年推出《大地结香——范超文丛》,包括《水流年》《土生活》等七卷本共200万字。令人惊叹他的勤奋,也惊叹他的笔力。

范超的父亲范志承,也是一个喜欢文学的人,尤其诗歌。多年前的一天,他拿来了一本一家五口祖孙三代合作出版的诗集,其中的配图都出自范超的孩子,也就是范志承的孙子。读来甚是有趣。一个家庭文化的传承,大约就是这样润物无声的吧,长辈对后辈的教育,大约也是这样潜移默化的。范超后来离开报社去了曲江管委会,履行着文化官员的职责,但是,骨子里,还是执着于写作,又相继推出了《乡城》《故乡空远》《曲江记》《常谈》《乡愁西安》等著作。2020年12月,就在范超文学馆开馆前后,范超的第26部作品集《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出版。可以这样说,范超平均每年就有一本书问世,这些再加上他的谦逊与活力,事情干得可谓风生水起。

父亲母亲于1990年在老家建好了一座砖瓦房,没住多长时间,1991年秋,为了儿女能有更好的教育,他们通过“农转非”离乡进了城。那座砖瓦房,由此久不居住了,房子在当时很时尚,放在现在,也不算落后,长期空置着,不发挥作用,范超总有些于心不忍。干什么呢,范超知道,以他的年龄,以他文学的影响,建范超文学馆似乎还有些为时过早,但他又实在想让这老屋发挥一点文化影响和熏陶的作用,于是,在经过一番准备,正式开馆时,人们才发现,在贾平凹题写的“范超文学馆”匾额的一边,还有两个牌匾,一个是以范超父亲名字命名的“农家(作家)书屋”,一个是以范超母亲名字命名的“家风(乡风)展室”,而里间整整一面墙,展示的内容都是范家的家训家学,如此一来,文学馆其实就成了一个综合馆,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家族的奋斗足迹,一个家庭的优良家风,还有一个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从这里,可以看出父母对范超教育的重视和细心,也可以看出范超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孝敬。

房是三十年前的旧房,墙是三十年前的泥墙,一切都很自然,一切都很朴素,但一切似乎都可以把人拉回到那个已经过去的年代。范超读村小时获得的奖状,晚上在油灯下做作业的炕桌,上学时拿着零花钱去县城邮局购买的《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杂志,他从小学到大学的那个时候的所有课本,父母亲都保存得好好的,甚至哪本杂志什么时间范超从哪里购买,父亲都会仔细地写在上面,从那些点滴中,可以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

当然,馆中少不了范超的文学成绩,他所获得的近百种奖励证书,他所参加的各种文学和社会活动,他和各界名人的合影。那个传统的农家屋子,因了这样的一番巧妙布置,就有了一种留住人的魔力,从中既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如何一步步走来,又可以看出他在这过程中一次次的努力,以及他的有心回报和用心反哺。

2021年,范超离开老家就整整三十年了,村上的很多人,他已经不认识,人家也已经不认识他,他已经是故乡的一个客人。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根就在那里,他把文学馆建在故乡,也是想重新把根扎进故乡的土地,为此,他在今年元旦前夕,一一带上礼品和年历,走进村上那些80岁以上的老人家中去拜望,走进贫苦户家中、走进患病乡亲家中去看望,许多人起初不知道他是谁,但说到他的父亲、说到他那当过赤脚医生的母亲,都明白过来,甚至还有一位村里平时看上去已经糊涂的老妈妈,拉着范超的手,竟然想起他小时候看书的样子,范超更是感动,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报答恩情的大事。腊月里他叫来省城的书法家,给大家写春联写福字,但是,奇怪的是,当他正月回去看的时候,没有一家贴出来,他一问才知道,大家都觉得那春联很珍贵,上面的字很有文化,大家都收藏了起来。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学习,在荣誉墙前鼓励孩子努力加油,春节期间就有来自扶风的两家人来参观,因为管钥匙的人去走亲戚了,一直等了三个多小时,直到晚上八点才进了馆。多位在北上广上学的大学生、工作的年轻人,寒假春节回来都会到范超文学馆打卡,还有的以此处为基地做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教育的调研。范超还联系西安出版社,为大中小学生们捐赠了最新书籍。借着这个文学馆,范超还有很多的想法,还想办很多的活动……他要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这里成为故乡的一个文化地标,文润故园,书香桑梓,福报乡亲,启迪后学,让更多的读书种子由这里扎根发芽,茁壮成长。春节期间,范超以这一段阔别三十年后回归老家,修缮老屋院建设文学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为素材,创作了20万字的一部长篇书稿,等于又建了一个“纸上文学馆”,以此为基础,在范超文学馆开馆百天之际,他开始创办《故乡文学》。他说,每一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说到故乡,都有很多的话,也有很多的故事,所以,故乡文学,其实也是所有人的文学,对故乡的记忆,也是很多人永远的记忆。

范超文学馆开馆只有一百来天,但是,已经有各界数万人到馆参馆,产生了一些影响。那天,就有不约而同从邻县前往参观的人,我的感觉是,在这里,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文学成长之路,更是一个家庭的文化传承,一个家庭的文化影响,或者,还有一个离开故乡的赤子对故乡的那份感情,一个儿子对父母的那份大孝,一个人对故乡父老的那份惦念,一个文化人怎么也难以忘怀的那种乡愁。(E)③

新闻推荐

今年花开逛咸阳 “大美人间·花开礼泉”赏花季活动启动马俊民宣布启动令 罗军出席

本报讯(记者冯晓琬)3月5日,今年花开逛咸阳——“大美人间·花开礼泉”赏花季活动在礼泉县烟霞镇山底村启动。市委常委、宣传...

礼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礼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在这里 看到一个家庭的文化传承)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