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来,全市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完成投资4.57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9.1万亩,其中渠道防渗工程面积39.67万亩,管道输水工程面积26.11万亩,喷灌工程面积0.48万亩,微灌工程面积1.41万亩,雨水集蓄工程面积0.43万亩,非工程措施面积0.99万亩。
水资源管理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咸阳市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分别于2008、2010年被陕西省政府和水利部列为节水型社会试点市,全面推进了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全市各行业用水量保持稳中有降,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至50m3,全市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59,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减少至16%。
可喜发展亮点
发现亮点是为了更好地累积经验,回顾“十一五”,我们欣喜地发现,一个个发展亮点正是我们过去难以突破的难点。
水利投资快速增长。“十一五”,咸阳市水利建设投资摆脱徘徊局面,连年快速增长。水利建设总投资从“十五”期间的14.16亿元增长到“十一五”期间的30.7亿元,增长率46%。其中2007年水利投资4.3亿元,较2006年的2.8亿增长54%;2008年又跃升到8.5亿,年增98%;水利投资打破了以往由政府出资的单一局面,通过股份制合作、合资经营、银行贷款、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吸引民间资本等形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使水利建设资金实现了较大的增幅。
民生水利惠及百姓。兴水为民,这是水利事业发展的人本理念。到目前,全市共投入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6.88亿元,解决了139.2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达到“十一五”规划要求的175%。引石过渭和管网建设工程完工并开始运行使咸阳市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建立了水质保障体系,水质监测水平不断提高,水质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快速发展,新增、改善灌溉面积共69.1万亩,实施了羊毛湾灌区改造、玉皇阁等6座水库的除险加固重点工程,从而为咸阳市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保障。水产品连年增收,到2010年末全市水产品总产量8600吨,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长12%。
重点工程促经济发展。五年来,全市先后建成了引石过渭工程、翠屏湖、淳化湖,在有效改善人居发展环境的同时,也为拉动咸阳市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彬长旬煤化工基地水源工程规划建设相继取得重大进展,鸭儿沟水库已经建成;亭口水库已经开工建设;柏岭寺水库、红岩河水库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相继通过省上审查。
平安水利保民生安澜。“十一五”期间,咸阳市进行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共18座,修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138处,修复各类抗旱工程380多处;主要河流、水库、城市防洪设施与防汛抗旱非工程措施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应对了“十一五”期间的洪水灾害和干旱灾害,共挽回经济损失3.34亿元。
生态水利秀美山川。“十一五”以来,咸阳市通过实施水土保持世行贷款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8.3km2,其中兴修基本农田26000公顷,营造水保林26300公顷,生态经济林91000公顷。通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开展,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逐步好转,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十一五”期间是咸阳市水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到目前,全市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0.7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9.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8.3千公顷;新修“四田”44.69万亩;解决人饮数量139.23万人;完成水产品产量42062吨。(B)③
新闻推荐
焦峰军正在为患者诊断病情。梁芳军虎本报记者杨波海初见焦峰军,无法将他和CCU重症监护联系在一起。一面是由无数精密仪器武装起来的严肃而冰冷的电子世界,一面是戴着窄边眼镜、有着灿烂笑容、平易...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