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伟东 记者 景东旭)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去年春季开始,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强强交流、以强扶弱”结对交流帮扶活动。在学校、教师、学生各个层面引起强烈反响,收到明显的效果,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肯定。
从2010年春季开始,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强强交流、以强扶弱”结对交流帮扶活动。交流帮扶活动分普通高中、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三个阶段进行。高中阶段,省级标准化高中与一所同类普通高中建立对口交流关系,并帮扶一所薄弱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由城区学校和办学力量强、办学效益高的学校帮扶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学前教育阶段,省级示范幼儿园与一所同类幼儿园建立对口交流关系,并帮扶一所其他幼儿园。
强校帮助薄弱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双方学校还定期互派管理人员、教师到对方学校进行管理、教学方面的交流。为保障活动开展,将交流帮扶活动所需的经费列入预算,给予保证。对于派出去挂职、交流的管理人员和教师,既保证其享受派出学校在职期间同等待遇,又在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并把中小学、幼儿园结对交流帮扶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不定期进行督查,推进交流帮扶工作有序开展。结对学校定期研究、交流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措施和方法,开展教学研讨交流、听评课和教学观摩活动。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交流教师队伍管理、建设、培训的方法和措施,建立双方学校优质课例案例、教育资讯、管理经验等教育资源交流制度,实现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全市普通高中和55对初中、93对小学、13对幼儿园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计划在两年内,全市400所城乡中小学校、幼儿园都将参与到“结对”活动当中。(E)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计划)1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养民,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纺机北区青年楼,看望慰问交友帮扶对象李文启,给他送去了米、面、油和慰问金,送去了组织的亲切关怀和新春祝福。李文...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