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殷常兴 实习记者 贾一丁)韵漾明清,为盛世飞歌,钟敲百杵;景开图画,看渭波送碧,楼壮三秦。由市旧城改造办与《咸阳日报·都市新刊》联手举办的“钟鸣盛世,天佑咸阳,2011新年祈福活动”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取得圆满成功。
“钟鸣盛世,天佑咸阳,2011新年祈福活动”盛大开启后,得到市旧城改造办、陕西汇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渭城公安分局等单位鼎力支持,许多市民提出了很多建议及意见并热情参与其中,河北籍78岁老先生李光忠专程来到本报,带来书法作品“志在千里”为活动鼓劲,在市政府工作的孙科长打来电话说:“咸阳是中国第一帝都,希望祈福活动能搞成节庆活动,走向市场、更贴近普通老百姓,做足秦文化。”祈福活动当日,许多咸阳市老中青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及数千群众顶着凛冽的寒风参加祈福活动,书法家杜向文先生当场为祈福活动撰写对联“感往时琼楼沧桑思潮云涌旧梦喜重圆,听今朝钟声豪雄破曙传春故地开新天”,以朴素的方式为市民祝福。
祈福活动圆满结束后,许多市民仍热议不断。北平街谷家巷79岁的李老先生告诉记者,咸阳钟楼始建于明朝,小时候他们经常在钟楼下玩耍,上世纪中期被拆除,现在钟楼又重新修建,听说咸阳日报要搞这个活动,元旦当天他专程去了活动现场,听到鸣钟后感到非常亲切,他希望类似这样的活动今后能多搞一些,提升咸阳钟楼知名度。天王社区刘大妈认为,钟楼鸣钟能带来吉祥,但都是在电视上看过,没有亲身经历,这次参加祈福活动,现场听钟声为家人祈福,感觉心情很舒畅,就是有点惋惜,没能亲手去鸣钟,很希望下次能有这个机会。在某办事处工作的刘女士对记者说,咸阳重建了钟楼,要利用好这个平台,祈福活动要年年举办,还要做大做强。她希望明年办得更好更壮观,并建议把咸阳第一帝都的秦文化元素注入祈福活动中,两者很好结合,在活动前期、中期、后期能多开展一些有咸阳特色的文化活动。(D)(3)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郭增群景东旭一间间普通的教室,在八方小学却变成了孩子们快乐的“温馨小屋”,有同学的照片,有好的作文,有荣誉榜……这就是咸阳八方小学开展的温馨教室创建活动开出的花朵。日前,记者顶着冬日...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