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忘记你的身份证号码,你也忘记你的银行账号,甚至,你可以不记得你的手机号码,但有一样东西,你绝对不能忘记,那就是:密码。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被形形色色的密码包围。人们想当然地以为,有了密码,我们的隐私就上了一把最牢靠的“枷锁”。可就当我们不得不绞尽脑汁记下一串串或简或繁的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时,我们开始疑惑:“密码”到底锁住了谁?
记者 沈广睿 吕聪 文/图
“密码”一词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银行卡、医保卡、消费卡、电话卡、缴费卡、手机、电脑、QQ、邮箱、论坛、博客……每天,我们最常见到的一句话便是:“请输入密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离开了“密码”,你我寸步难行。如果要衡量一个人记忆力如何,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测试他能对号入座地记下多少组密码?
当然,“密码”的“横空出世”,终结了人们千方百计保护自己隐私和物质所得的时代。这个充满神秘的密码模式,开始无限制地被复制、粘贴。原本以为有了密码,我们的生活就多了一些安心,谁知,密码越来越多,产生的问题竟也越来越多。由于密码太多,如何牢记成了大家的烦恼,随时可能出现的身份、信息泄漏困扰着大家,密码终于不再神秘,而我们也终于陷入了自己精心编织的密码之网。本来是想“锁”住别人的密码,到头来,却“锁”住了自己。
生活离不开密码
你要记住多少个密码
密码与生活息息相关,不能否认密码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便捷和保障,只需敲下几个简单的数字或字母,财产和隐私的大门就会为您而开。理论上讲,只有您是它的唯一主人,也只有您最清楚“******”下代表的数字。
就是这串简单的数字,却恰恰给我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保障。几天前,家住文汇西路某小区的王女士在逛街时,钱包被盗,刚从银行取出的1500元及银行卡、身份证、购物卡等都在钱包里。心急火燎的王女士赶到取钱的银行,工作人员当即给她办理了挂失手续。“幸亏密码不是我的生日,否则损失就大了”,王女士庆幸自己设置的密码“不简单”。正是因为有了密码,王女士的财产才受到了保护,并及时挽救了可能更大的经济损失,这就是密码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当密码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元素,你有没有想过,人的一生该有多少时间花在输入密码上?你究竟要记下多少个密码?在市区某证券公司工作的陈先生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输入开机密码,查看短信;到单位打开电脑,输入密码;打开电子邮箱,还是密码……4张银行卡、2张信用卡、3张商场VIP卡、支付宝账户、QQ、飞信等密码,再加上平时登录的几个论坛账号,大概算了一下,陈先生所有的密码加起来少说也有四、五十个。
被密码迷失的生活
尴尬事、烦心事真不少
密码,本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安全、更舒心。可谁知,铺天盖地的密码,让我们的生活一点儿也不舒心。简单的数字怕被盗,复杂的数字记不住,怕忘掉密码,人们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由密码而产生的烦恼越来越多。
忘记密码,会引出一连串的麻烦事。就读于咸阳某高校的郑洁就遇到过忘记密码的尴尬事。有一次,她去某商场购物,因为太久没有用过购物卡,在结账时,自己竟然忘记了密码。而自己平时常用的密码有3、4个,她就愣在收银台思考到底是哪个密码。不明情况的收银员却投来了狐疑的目光,在试了两次之后,她才终于在第三次输对了密码。“当时真是尴尬,自己的卡倒把密码忘了,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从那之后,郑洁记得最牢的便是这张购物卡密码。
在市区某保险公司工作的林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单位只有办公室配有电脑,经常有其他部室的同事到他们办公室上网。有时,明明自己需要用电脑工作,可碍于面子也只有等别人先玩够了。时间一长,电脑中了毒,自己又得找人修理。后来,他和同事们都给电脑设了密码,电脑中毒、文件丢失的烦恼也终于一去不返,可这样一来,却受到了其他同事们的误会,同事间的关系更难相处。
密码不等于秘密
更不等于安全
使用密码认证,确实让我们在很多时候觉得方便。用一组数字就能代替个人认证,越是方便,人们也就越缺乏安全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曾经推算,要解开一个6位数保险柜密码锁,理论上需要至少8000次尝试,但在现实中,他往往能够在10分钟内打开同事的保险柜。他说,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数学,而是心理学。
从密码诞生之日起,加密与解密的“较量”一天也没有停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法分子的技术更新速度令人发指。家住惠民小区的张先生忧心地说,密码越多,不安全因素也就越多,人们往往设置的密码都是同一个,本想方便自己记忆,其实,也给不法之徒创造了便利条件,试想,只要破解了一个密码,你所有的密码自然也就不破自解。“更何况,现实生活中,到处都要设置密码,没准啥时候,自己的密码也就泄漏了。”
你的密码还是秘密吗?张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到银行取钱,刚要输入密码时,电话响起了,挂掉电话,银行的工作人员却热情地提示:是不是您的生日,或是电话号码?您再想想。原来,对方以为自己在打电话问家人密码。听到这句话,张先生头皮发麻,也直到这时,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密码原本就不算作秘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人为了方便或是害怕忘记,往往会选择生日、电话号码等自己和他人都熟悉的数字作为密码。
网络陷阱无处不在
密码保护叫人费心
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从现实走向虚拟世界。现实中我们拥有的一切,网络中我们同样能够拥有,当然,也包括账户和密码。聊天需要密码,购物、论坛、博客、网站等都能出现“请输入密码”的字样,密码为我们的网上交流和交易打开了方便之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密码泄漏在这个虚拟世界变得更加容易,我们随时可能“一无所有”。
80后的小唐告诉记者,最早在网上接触密码,要从聊天算起,后来,网上各种名目的账户越来越多,设置的密码也越来越多。“设密码时,我想全用数字的,可是系统不让,说是不安全。非要字母加数字的组合,可一个又一个复杂的密码组合,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有些被人盗走,经济也严重受损,难道这样就‘安全\’了?”前段时间,小唐的QQ被黑客盗走,早就听说有不法分子利用这种途径骗人财物,他赶紧打电话通知了所有好友。好算“黑客”很友好,没做“出格”的事情。不过,这件事还是让小唐担惊受怕了一阵子。
也许,大家都曾遇到过“恭喜您中得XX奖”的信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在虚拟世界里接二连三。如此老套的骗术随处可见,恰恰说明“自愿”上当受骗的人还是大有人在。事实上,绝对可靠的密码是没有的,再复杂的密码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破译,您的拇指轻轻一点,岂不知一个木马就已经生成。所以,光有“火眼金睛”是不够的,还得送您两个字:小心。
防忘密码有绝招
设置密码有诀窍
密码太多,有什么办法能记下这么多密码?而且,什么样的密码,才更保险,又不容易忘记呢?大家都有什么招数,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市民邓女士表示,在银行、商场、网吧等公共场所输入密码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周围有没有人注视自己,对自己过于“热情”的人,可以礼貌地谢绝对方“好意”。在ATM取款机取钱时,不要随意丢弃回执单。另外,最好不要把银行卡和自己的身份证放在一起,否则,不法分子很可能轻松破解密码。
某机床厂工作的席先生认为,由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搭组合的密码,较单纯数字或字母的密码更加保险,至少对于那些图谋不轨、别有用心、想偷看密码的人来说,绝对增加了“作案”的难度系数。其次,可以按密码的重要性程度,把密码分为几个等级,最重要的统一用一个密码,次要的用另一个密码,以此类推。生活中,只需要保管好这几个密码,就算丢失、被盗,也能应对自如。
个别市民的想法更具创意:只要把所有的密码都记在一个本子上,然后,把这个本子放进保险柜,只需记住保险柜的密码,便能确保所有的密码万无一失。
告别密码
我们指日可待
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再不用编一些最后连自己都记不住的密码呢?其实,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已经为这个梦想提供了可能。相对于密码、钥匙等方式,生物认证技术的应用和全面普及已经指日可待。
生物认证技术使用的是面相、指纹、笔迹、发音、DNA等人体本身特征进行身份确认,因为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特点,目前,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记者了解到,市区不少单位的考勤机已经采用了指纹识别技术,避免了过去代人打卡的现象,也方便了员工考勤,只需要将手指放在指纹采集仪上,就能轻松完成考勤。试想,如果指纹识别彻底取代密码,那么,我们到银行取款,只要把手指轻轻放在指纹识别器上,电脑便能准确识别取款人是否为账户主人;打开电脑,轻轻地动动手指,就能自动进入系统;登录论坛、收发邮件、编写博客、聊天、游戏,就在“弹指一挥间”……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会和这恼人的“密码”说声:再见!(D)(2)
新闻推荐
治回潮防反弹“问诊开方”百余镇办部门领导接受双创“问诊” 指出八大问题 重治五项内容 强调问责制
本报讯(记者边江亭)国卫技术评估以来,尤其是近期,咸阳市双创工作出现不同程度反弹,特别是市容环卫反弹最为明显。3月24日,市双创办召开“市区双创治回潮防反弹巩固提升”工作会议,秦都区、渭城区、泾渭...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