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广睿 实习记者 吕聪 文/图
聊起咸阳之“最”,我们总有太多太多的话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你我只不过都是匆匆过客,尽管如此,每个人却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常言道,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咸阳也不缺少“最”,最“最”的人和事也许就在您眼前。如果在您的身边也有不一样的“他”或“她”,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29-33331333或***********(小吕热线),让我们一起评一评、晒一晒。(D)(3)
有些人,为城市发展做出点滴贡献,而他们却默默无闻;有些人,为繁荣稳定奉献了毕生精力,而他们却无怨无悔;有些人,为美好明天付出了种种艰辛,而他们却依然埋头苦干、不图回报……
在这个城市里,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不论是声名显赫的你,还是无人知晓的他,幸福甜美的背后总有道不尽的辛酸苦辣。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讲,“活出真自我”。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咱咸阳之“最”的人都有哪些?
起得最早、工作环境最差的人:环卫工人
当别人还在温暖的被窝里享受梦的甜蜜,环卫工人们却早已起床,收拾好自己的“家当”,冒着黎明前最后的阵阵寒意,各自奔向自己负责的卫生区域。被誉为“城市美容师”,他们是追赶太阳的人!
当记者再次走进2010年“咸阳十大城市美容师”高喜良租住的民院十字铁路旁的民房内时,天色早已擦黑,而高喜良和妻子才是刚刚到家。忙碌了一天,他们一脸疲惫,却仍然有说有笑地忙着琐碎家务。“一年365天,每天4、5点起床早已习惯,如果哪天我们真的老了干不动了,也许,还不适应呢。”高喜良坦言,现在走到大街上,即使不在自己的卫生区域,看到垃圾就会身不由己地捡起来。过去,夫妻二人叮嘱对方最多的是把卫生打扫干净,而现在,安全成了他们间最多的话题。能看到咸阳的街道越来越干净,城市越来越美丽,这便是高喜良最为欣慰的事情。
谁是每天起的最早的人呢?也许,你认为是卖早点的师傅;也许,有人会说晨练的老人起得也不晚。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扪心自问,其实,总有人比我们起得更早。早起,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种活着的意义。
“负担”最重的人:学生
记得有学生改编过这样一首歌: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是我,最无助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如果说这个城市里,谁的负担最重,可能大家有多种说法。可说起心理负担最重的人,那一定是那些背着书包,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的孩子们。
某中学上初三的刘立菲说起自己的学习生活,她如此形容: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几乎除了睡觉就是学习,堆积如山的课本、永远考不完的试,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还没上高中就这么大的压力,做学生真累,做个好学生更累,做个三好学生更是累上加累。刘立菲告诉记者,其实,她最大的压力不是家里,也不是学校,而是社会,听说了太多太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话,现在,她满脑子除了分数,还是分数。
曾经,作业是孩子们的心头之痛;而今天,分数是孩子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红色的阿拉伯数字似乎代表的不光是成绩,更是一种荣耀和虚荣。可怜天下的孩子,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但愿这句话真的是给予你们最好的勉励和安慰。
“传道解惑”最多的人:驾校教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私家车,而市民学车的热情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在很多人心目中,驾校教练无非就是教人开车的“师傅”,其实,他们在传授技能的同时,也担负着市民出行的安全重任。
现年42岁的康鹏是咸运驾校的一名教练,从事教练职业10年的他先后带出1500余名徒弟,按他的话说,自己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有些人再见面都不一定叫得出名字,只是觉得眼熟。驾校教练这份工作并不轻松,康鹏每天都是早早起床,然后匆匆赶到学校。尤其是每逢周末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一些农村学员上城练车,由于这些学员的底子比较弱,他反而比平时更忙。
“驾驶车辆不仅关系到司机的个人安全,更关系到所有市民外出环境的大安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要求学员熟练掌握驾车的技能,还必须不断强调驾驶人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康鹏说,以前,人们学开车是为了找份工作,而现在,学车更多的是要掌握一门技能,很多没车的人加入到考驾证的队伍中来,这些学员长期不摸车,一旦有车开后常出现手生的情况,而这恰恰就是不安全隐患的关键因素。
每天说话最多、接电话最多的人:话务员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感谢您的来电,祝您愉快,再见”。当我们拨通中国电信客服10000号电话时,那头总会传来如此甜美的声音。平日里,这些只闻声音、不曾露面的话务员,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实际上,她们也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生活。
任敏,咸阳10000号一名普通的话务员,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她已经走过7个春夏秋冬。从第一次生涩地接听用户来电,到能够熟练地处理用户问题,她掉过眼泪,挨过批评,平均每个工作日接听用户来电200余次。7×24小时的工作制,没有节假日,还要经常值夜班,有时也会想家、独孤,有时也会觉得工作枯燥无味。“自己就像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别人都说我们工作轻松,坐着说话就行,可谁知道重复同样的话语,重复同样的动作,需要多大的坚持。”任敏说,自己时常一天工作下来,腿疼、头疼、耳朵疼,是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才让她能够一路走来。
对话务员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接过骚扰的电话,也受过客户的指责。可每天任敏早上上班前,问自己的第一问题仍是:今天你微笑了吗?这种微笑发自内心,更是对每位客户最负责的态度。
给最多人带来便捷的人:公交司机
每天,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踏上岗位,披星戴月送走最后一班乘车的市民,这就是我们城市交通大动脉上最普通的公交车司机。
王亚荣,38岁,家住世纪大道,1路公交车司机,每天4点半闹钟准时响起,匆忙洗漱后便骑着电动自行车赶到火车西站,6点10分早班车出发,一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平均运载乘客1500余人次。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王亚荣一干就是10年。这些年,无论严寒酷暑,她却一直舍不得放下这个小小的方向盘,"别看我手里的方向盘轻,可我知道一车乘客的安全握在手中,每每想到这里,我都会觉得方向盘突然变重许多",说起自己的职业,王亚荣表示,安全驾驶最重要,保证每位乘客高高兴兴上车、安安全全下车是对自己的要求。作为城市窗口的一员,她很荣幸,带给他人方便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或许,有时我们对公交车司乘人员的服务有这样或那样的偏见。但实际上,他们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所以,当您再次走上公交车时,不妨露出一个阳光的微笑,这就是给予他们最大肯定。多一点理解,这个世界也才会多一点和谐。
工作最辛苦、未知危险最多的人:巡警
警察,听到这个词,犯罪分子会感到头皮发麻,一阵哆嗦;而人民群众会倍感亲切,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环境才有了最为牢靠的后盾和保卫。这个神秘而又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职业,期间的种种艰辛又有谁能够理解?
不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我们总能看到一辆又一辆公安巡逻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拉风的敞篷车上的民警却是衣着端庄,一脸严肃。渭城公安分局巡警大队的队员说,他们大队是由4个处警中队和一个特勤中队组成,全队承担着110接处警工作和辖区治安巡逻工作。这身警服穿着容易,然而意义重大,这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信任。他们经常24小时随时待命,遇到突发事件,也会一连几个昼夜奋战,每当破获一件大案,熬肿双眼的民警们又会一脸兴奋,“人民公安”四个大字,字字都是沉甸甸的,辖区群众的安全满意度提高是对我们的最大鼓舞。
然而,据了解,渭城公安分局巡警大队每月都会遇到不少报假警的情况,一些市民闲来无事、找个乐子是简单了,但不知这样会造成警力的极大浪费。试想,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不正是靠民警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他们才是咸阳城最可爱的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常丽实习生段媛)正在感受暖阳的市民又面临大风降温扬尘天气,气象部门提醒大家出行注意保暖并戴上口罩等预防呼吸道疾病。受地面冷高压和新疆东移较强冷空气共同影响,预计从13日傍晚-15...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