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小车臣正在为社区居民发放报纸。
本报记者 宋超
4月23日,《咸阳日报·都市新刊》记者走进了秦阳社区,为社区群众免费发放了报纸,与读者“零距离”进行了交流,真情沟通将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
“我家订《咸阳日报》都5年了,报纸一点一滴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现在的《咸阳日报·都市新刊》里的社会生活板块,我和老伴都喜欢看,每一期我们都会收藏,知道你们要举办‘记者进社区\’活动,早早就来这里转悠了,没想到还真让我等着了。”居民陈大爷说,记者走进社区,自己遇到个啥事,就有人听,有人商量,有人帮着出主意了。
“记者进社区”活动的条幅刚刚挂了起来,就有不少过往居民纷纷停住了脚步,本报记者拿着报纸走到他们中间,一边免费发放报纸,一边耐心地回答现场居民提出的疑问。
“看,这不是我们社区发生的事情吗?”当居民们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社区的新闻时,78岁的张大爷说,“感觉就像把记者站设到我们家门口了,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愿望你们在第一时间就能知道。”
秦阳社区主任冯宝娟告诉记者,开展记者进社区活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借助这样一个活动,会更有力地把居民的心声反映出来。
七岁“报童”大家认同
“爷爷,看报!”“奶奶,看报!”当七岁的小男孩车臣拿起报纸奔向大人时,引来了一阵阵笑声,大家都称他为最令人喜爱的小报童。
当日下午5时许,就在记者发放报纸忙得“手忙脚乱”时,一个小男孩走过来,“叔叔,我帮你们发报纸好吗?”他满面严肃地问记者。这一问,把记者及居民们逗得哈哈大笑。
原来,小男孩名叫车臣,今年只有七岁,是空压小学二年级学生。知道记者进社区的活动后,早早就让妈妈带自己来到这里。在征得同意后,小男孩拿起十几份报纸开始发放。“给,叔叔看报!”、“爷爷,快看报!”……当小车臣用小手拿着报纸奔向路过的居民时,总能引起大家的笑声和赞叹声。
整个下午,小车臣成了大家的开心果。记者问他:“长大后,你也当记者好吗?”小车臣欢乐地点着头。
广场电影让居民重温旧梦
当天,记者不仅将报纸送到了社区群众手中,同时,夜电影-久违了的广场文化也让居民们重温了一回儿时记忆。
当晚7点30分,在秦阳社区天地广场,居民早早拿着板凳、小马扎,说说笑笑等着观看电影。而广场西侧早已挂上了银幕,数字电影放映员武义省已经调试好了放映机。而数字电影宽大的银幕、高清晰的画面、逼真的音响效果,让社区居民赞叹不已。 (D)(4)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常丽)近日,渭阳路北社区居委会团支部被团市委评为“咸阳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辖区的郭阿玲也被团省委、市委分别授予“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员”和“咸阳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渭北社区曾后...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