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咸阳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统筹科技资源综合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提升的重要机遇期。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不断增强咸阳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地位。国家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中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3个领域与能源和环境直接相关,另外还有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产业间接相关。咸阳市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特别是在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设备制造与相关材料制备、电子材料与新型元器件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但有些成果因承接转化能力不足问题尚未实现就地转化。如何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是推动咸阳市产业接替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也是咸阳市实现“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发展战略的核心。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原材料工业向新材料方向发展、汽车工业向新能源汽车发展、显示器向等离子和液晶方向发展等,技术链的发展带来产业链的延伸。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比如节能环保产业为传统产业提供节能环保的装备产品技术,为其改造提供支撑。当然有一定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相对不太紧密,但绝大多数离不开传统产业的发展。咸阳市过去形成的较为齐全的产业布局和专业配套门类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与产品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储备。在经过50多年的技术、工艺及人才积累,聚集了发展的能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依靠创新、技术驱动,在产业化初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技术风险很大,政府对研发支持很难做到完美,往往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民营科技企业与生俱来就是在市场大潮中搏击,其对技术、人才、市场、资源的敏锐性造就了开展科技创新的坚强毅力。
基于以上认识,咸阳市“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提升在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部省属科研院所科技产业基地的主力军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力军作用。首先,要从产业政策措施上鼓励和引导。加大政府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采取无偿资助、事后补贴、政府首购及税收优惠等方式予以支持,积极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及新产品。其次,要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起来,使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机融合。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等科技与金融服务业。充分发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信用担保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专项资金的引导与放大作用,大力发展各种模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特色产业基地,引导银行、保险、证券等融资主体不断推出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
(作者系市科技局副局长 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C)④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上海罗莱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经营家用纺织品的企业,国内首家家纺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293)市值突破百亿,自2005年起连续6年蝉联行业第一知名度品牌和销售领先品牌。在意大利和上海拥...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