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咸阳新闻 > 正文

大地之子——评程晓逊的诗集《走动的土地》 罗并乡

来源:咸阳日报 2011-05-25 10:38   https://www.yybnet.net/

晓逊如一位对大地忠诚不渝的农夫,很纯粹地在诗歌的领地上辛勤耕耘,如今他终于用诗集《走动的土地》(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表达了大地之子的感激之情。

乡土,融化于血液中的情愫晓逊自从完成了由农家子弟到城市人的转变之后,他的生活习惯变了,用不着像世代的农学子弟一样与黄土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极目远眺,再也看不到“无数成熟的庄稼/摇曳快乐的舞步”,但是,居住在城市的高楼,他的梦中始终萦绕着曾经熟悉的土地,斩不断的乡情就像噼啪作响的高粱一样,日夜在他的血管中涌动看,于是“汉字返青的季节/总会/有一些刻骨铭心的痛/在柔柔的乡愁上结网”(《梦想开花的土地》),所以这位外表粗犷的汉子看到咸阳陶瓷厂窑炉前的工人,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心暖暖的若有若无的阳光触摸的/感觉”,他无论是在怎样的场合,都无法挣脱出生时母体带来的乡土烙印,如《怀念出窑的日子》中的“三月 陶瓷的积雪/在灵魂高洁的领域融化/守望病季节边缘无数/缀满品德和汗水的手掌/穿过风尘/去美丽城市的容颜”,我们读着这样一些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灵动句子的时候,谁不说这是一首最典型的乡土诗?!

母爱,飘飞于灵魂中的思念。古今中外,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被无数文人骚客吟唱。晓逊的诗中自然不乏对母亲的歌颂,他少小离家,参加工作后忙于国有企业的工作,由于工作所累,使他很少有时间回到老家,但无论工作多忙,他只要稍有空闲,就会回到农村的老家看望年迈的母亲。他在很珍贵的回乡的日子里,哪怕是和母亲拉拉家长,都是一种精神上的莫大慰藉,他深深地知道作为一个坚强的男子,他可以“走出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却无法走完乡音/千里万里的/呼唤”(《乡音》),因为这种呼唤是源于母亲对儿子的牵挂,是一种无私的大爱,所以他每次离开母亲,心头都会浮起一种难于言表的愁情。在母爱的照耀下“我们/被黄土啄伤的目光/鸟羽一样自由地于四面/零落……几滴饱和谷香的/热泪,诗意地挂在睫毛上面”(《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实际上这种充满谷香的热泪是诗人对母亲和大地的感激之情!他的诗歌中对于老玉米的回忆、对锄头的歌吟和关于老屋浓烈的眷恋,都是飘飞于灵魂中的对母爱的礼赞,而这种母爱又缘于他从小就了感受到了那种“剪刀 智慧地一响/就绞开了农家的盛事”的氛围。他的眼中草木含情,山水有意,弥漫于天地的母爱和父爱构成了人间大爱,成为他诗歌中最富于艺术感染力的部分,这也是我常常读他的诗,内心不由自主地会浮现一种暖暖的温馨的真正原因所在。

真诚,根植于诗歌中的基石晓逊是一位极为真诚的人,在北京学习的时候,有天晚上我们对饮,我不胜酒力,用小酒杯,他酒量大非要用茶杯喝,以示公平,他待人诚恳可见一斑。人品与诗品紧密相连,他作诗很认真,每一首诗都源自于内心的感受,可以说真诚构是他诗歌艺术中最基本的原色,如《窑车不会失眠》中的“风暴过后,我仍然站在这里/营造新鲜的意象/看陶瓷的积雪在传说的废墟上/挺立”,我认为这首诗可当作他自身境况的真实写照,如今企业倒闭了,他作为企业负责人为了维护一方稳定,却仍要坚守在空旷的厂房里,用意象去回顾往昔窑中的火焰、陶瓷的壁画和工人们远逝的欢声笑语,繁荣与哀落的巨大反差中,其悲怆的心情跃然纸上。(C)④

新闻推荐

咸阳市举行青少年纪念建党90周年青春歌会

本报讯(记者樊琼)5月25日晚,由共青团咸阳市委、咸阳市学生联合会主办,陕西中医学院团委承办的“永远跟党走”—陕西青少年纪念建党90周年青春歌会在中医学院会展中心举行。团省委副书记段小龙出席。...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咸阳新闻网招聘2011-05-28 10:37
猜你喜欢:
评论:(大地之子——评程晓逊的诗集《走动的土地》 罗并乡)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