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鑫 摄
本报记者 韩焱 宋超
“健康体魄,始于足下。”5月11日上午8点30分,来自市级机关的两千余名干部职工齐聚统一广场,随着一声“出发”的命令,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开大步自统一广场出发,沿咸阳湖边向渭城桥进发。
一年前的5月11日,国家卫生部、中国记协等部门联合在北京启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系列活动,并确定每月11日为大众“步行日”,希望广大民众能在这天以自身的“11”路代替汽车,健康出行、低碳出行。
昨日,参加行走的市直机关、各人民团体的干部职工们热情高涨,精神饱满。他们每人头戴一顶白色太阳帽,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白色长龙蜿蜒于湖边大道上。
一路上,由各单位组织人员手持《健康教育手册》、《脑血管病指南》等书本、画册站立路边,见到参加行走的队伍,立即走上前,将手中书(册)等递到行走者手中,深受大家的欢迎。
在行走的队伍中,市检察院任国平显得格外精神,他说,自己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走一走。他认为,走路对经常坐办公室的人来说是有很多好处的。因为常年坐办公室的人容易引发颈椎、腰椎等多种疾病,即使没有任何病症,坐久了也会出现精神状态不佳,委靡不振等亚健康状况。而行走可以有效地缓解上述状况。“老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话很有道理!”他笑着说。
在任国平不远处,三位美女结伴而行,她们面带微笑边走边甩着手臂。记者询问之下,得知她们是来自陕西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咸阳供电分公司的职工——李满玲、陈秋梅、张婷。当记者问她们平日喜欢采取哪种代步方式时,张婷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还是选择坐车多一些。”据她介绍,由于平日工作较忙,所以上下班几乎都会坐公交车。谈到当天参加步行活动的感受,陈秋梅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她说感觉特别好,尤其是走在风景美、空气好的咸阳湖边,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愉悦了心情。记者问她们今后有没有步行上下班的打算时,三人不约而同地频频点头。“我们单位许多人已经开始步行了!”陈秋梅抢着说道。
老年人健步如飞,中年人也不甘落后。看到市物价局陈波在队伍中走得汗水淋漓时,记者上前问其累不累,他表示一点也不累。他说自己常年锻炼,而绕着咸阳湖行走是自己三种锻炼方式之一。“晨走三百步,不必进药铺。”陈波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平日出行,他都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去选择合理方式。如果时间特别紧张,他就打的。如果时间较为充裕,那么公交车、自行车都是很好的代步工具。“如果有十分充裕的时间,我肯定选择步行!”
“健康出行,低碳出行。”相信这一健康理念已深入当天参加行走的每位成员心中。(D)(3)
新闻推荐
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为了以实际行动推进“为党旗增辉、为发展服务、为百姓造福”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由市妇联牵头,在全市开展以“弘扬敬老美德,倡导孝老风尚,共...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