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组织门客编著《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集了先秦各派学说。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吕不韦的思想,从他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一书看,是选取儒、法、道家的部分学说,加以综合。名为“杂家”,实是以儒、道为主。
《吕氏春秋》书中所反映出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他是反对家天下(《贵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尊重民意(《顺民》:“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先王先顺民心”);赞成哲人政治(《先己》:“圣人成其身而天下平,治其身而天下治”);歌颂禅让;主张君主无为(《分职》:“君也者处虚”,“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等。这些主张带有浓厚的儒家及道家色彩。吕不韦把《吕氏春秋》选在秦王政亲政的这一年公布,把它挂在咸阳门市上,悬重金让人指出其错,以招市人。目的也在于想让新亲政的秦王接受他的政治主张。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秦始皇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所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C)②
本版文章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杨波海 采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程娟)6月17日上午,副市长严维佳带领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局、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到市殡仪馆调研迁建工作及开展治理乱埋乱葬活动的有关情况。市殡仪馆始建于1975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不能适...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