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焱 宋超 文/图
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夏季最热的那些日子,随着气温的连续升高,走在街上,经常能看到女士们手里拿着冰镇饮料;小朋友也时不时地吃着冰淇淋;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一些赤裸上身的“膀爷”,一边喝着冰啤酒,一边大口嚼着烤羊肉串……
您挡住诱惑了吗?
如今人们口袋里有了闲钱,面对满街的美食佳肴,很多人都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经常性饮酒,暴饮暴食成了家常便饭。
在大街小巷,麻辣烫、油炸、烧烤等食品俨然成了“街头红人”。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酸性食物代谢后产生的有毒物质可不少。毒素排不出,残留在肠道里,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肠道就成了细菌孳生的温床了。
据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王医生介绍,如果夏季人们经常吃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出现肠道疾病的几率也会上升不少。“夏季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平时多吃点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维生素C的供给,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王医生说。
夏季是冰镇饮料、冰淇淋“走俏”的季节,女孩白天逛街累了,买个甜筒吃吃;晚上出去玩,没有雪泡、奶昔怎么行?男孩运动完,汗流浃背,冰镇饮料拿起来猛灌,一次就能喝下半瓶;晚上出去K歌,冰啤酒来一瓶,一个字——爽!在炎热的夏天,年轻人最爱这些能瞬间解渴消暑的东西了。其实,越是美丽诱人的东西越危险,夏季易引发的急性肠胃炎和痢疾等疾病,大部分都是这些冷饮和冷食惹的祸。
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王医生告诉记者,人体在夏季机能旺盛,新陈代谢快,消耗也大。对慢性病、胃肠不佳的人群,特别是胃肠功能较弱的儿童,如果抵挡不住诱惑嗜吃冷食冷饮,最易引发痉挛性腹痛。“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温度很低,胃肠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骤然收缩变细,血流量减少,胃肠道消化液也停止分泌,导致生理功能失调。”王医生表示,从冰箱或冰柜里取出来的饮料不要急着喝,应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喝,而且一次不宜喝太多,最好还是喝热水、盐水或凉白开水。另外他还提醒广大市民,当季的水果、新鲜蔬菜、豆制品、菇类等都是消暑良品,早晚多进食稀粥类对于夏季养生、醒脾开胃、养胃清肠都有很好的效果。
冰箱并非消毒柜
家住惠民小区的王丽淑和丈夫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小日子过得还不错,就是没什么时间买菜做饭。因此,王丽淑总是利用星期一的时间,早上六点就起床,跑到菜市场买来一大堆足够两人吃一个星期的蔬菜水果和肉类,放在冰箱里贮藏起来。
小两口的日子就这么惬意地过着。不成想,前些天,夫妻双双奔医院了,“我们平时都在家里吃饭,很少在外面吃,怎么会得了急性肠炎呢?”王丽淑非常得纳闷。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杨医生告诉她,现在许多家庭潜意识里已经把冰箱当成了“食品消毒柜”,认为贮存在冰箱里的食品就是绝对卫生的。“冰箱并不是消毒柜,冰箱也会‘得病\’的,如果不经常清洗消毒,冰箱里就会孳生许多细菌,反而污染了存放在里面的食品。”
杨医生说,其实冰箱只是起到了延缓食物变质的作用。买回来的食物放在冰箱里,如果存放久了,多多少少还是会腐化变质的,自然也会相互传染病菌。
“如果没有大鱼大肉,每天吃得少一点,吃得简单点、清淡点,根本不用大费周折地买菜。小夫妻每天早点起床,去菜市场买一两样新鲜的菜来,每顿饭控制在七八分饱,这才是健康的饮食之道。”杨医生说。他提醒大家,不可以因图省事,以为有了冰箱就万事大吉了,为了身体的健康,还是每天去菜市场买菜吧。
杨医生还表示,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细菌的侵害,应该好好地利用阳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应该经常晒晒被子、晒晒餐具。在紫外线不是很强烈的时候,应该多去阳光下散散步,阳光可是天然的“杀毒剂”。
夏日养生可自找“苦”吃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会出现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为此,中医养生专家建议,夏季宜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因此成为夏季天然的养生品。
据陕西中医学院殷克敬教授介绍,夏日“吃苦”对人体有三大好处:泻火、“入心”、安神。夏天人体大多湿热,一般亚健康人体都有湿热的毛病,很多人容易患上湿热引起的肠炎等疾病,多吃点苦味可以祛湿热。此外,苦可“入心”,对于工作压力大、心火盛的人群,多吃莲子心等苦味食物可以清心安神。
“苦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清热、凉血、解毒,对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杀菌消炎,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疗效;还能防治糖尿病、宫颈癌、直肠癌等。”殷教授介绍。
同时,殷教授提醒市民,苦味食品虽有食疗作用,但摄入量一定要适度。对于苦味过重的食物,可以先用食盐揉搓,再用清水冲洗,以减轻苦味。另外,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苦”,面色黄白、经常乏力、四肢易冷的人体质虚寒,不宜随便吃“苦”,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吃“苦”,否则容易加重虚寒,产生负作用。
养成午睡习惯防“夏乏”
最近,不少上班族会发现,自己常常在白天的工作时间里感到疲倦困乏,精神不济,昏昏欲睡的感觉不仅影响到工作,也使精神面貌大打折扣。
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的陈婷最近面临着“夏乏”带来的困惑,明明晚上睡得不错,可是到了中午却感觉困乏,昏昏欲睡,她的眼皮边打架边坚持工作,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陈女士不禁产生疑问:为何自己睡眠充足,却依然还是遭遇“夏乏”带来的困惑。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与陈女士有相似症状的人还不少,大部分有同样症状的人表示,真想美美地睡上一觉。
记者从咸阳市各大医院了解到,因为频频感到乏力或睡眠问题,前往医院就诊的人也不少,很多人对自己疲惫的状态提出质疑。
“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内的酸性代谢物大量堆积,这是‘夏乏\’的主要原因之一。”陕西中医学院殷克敬教授分析道,由于夏季白天时间长,夜晚时间短,人们的作息时间未能及时调整,也会导致睡眠时间不够,这是白天容易出现“夏乏”的另一个原因。为此,殷教授建议广大市民,对于白天长时间工作的人,不妨趁工作间隙多走走路、多散散步,保证大脑供血充足,以预防“夏乏”,中午也最好能进行半小时左右的午休。(D)(3)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超郑苗裔实习生冯梦盈)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咸阳市在用电梯数量迅猛增长,因电梯使用制度不全、管理不善导致电梯故障、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最大程度减少电梯故障带来的危害,7月28日下午,...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