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咸阳新闻 > 正文

坐在土坎上看电影 周荣光

来源:咸阳日报 2011-07-26 23:53   https://www.yybnet.net/

盛夏室内闷热,几个好友就坐在院内闲聊,老刘说了一句:这阵子就得看一场露天电影,不禁勾起了当年曾坐在土坎上看电影的回忆:

三四十年前的乡村,农户家里没有电视,也不兴挖坑、打麻将,村里更没有KTV之类的休闲场所。农闲时最热闹最受欢迎的文娱活动,就是公社电影队来村里放映电影。

公社的电影队一般一次放映两个故事片,前边再加映一个科教片或纪录片。放映电影的那一天,村里热闹得像逢集过会一样:学校早早放了学,在地里干活的社员也早早收了工,出嫁的女子被娘家人叫了回来,邻近村子有亲戚的人家还要多准备些晚饭以供来看电影的亲戚吃。天不黑,家家就开始喝汤(咸阳北原人吃晚饭的俗称)。急急忙忙,似乎饭可以吃得简单一点,但绝对不要耽误了孩子端着板凳去占个看电影好位置的时间。

放映电影其实很简单:在生产队的场院里放一张桌子支起放映机,对面立两根丈八木椽挂上银幕,旁边再放上音箱,一切便万事俱备了。等电影开映时,男女老少都坐在银幕下,聚精会神地看着、听着,不时随剧情变化发出开心的笑声或伤情的叹息。其实那剧情大家早已熟悉,因为当年也就那么几部电影,但人们仍然看得很认真。一旦偶尔有年轻人对剧情发表大声调侃的议论或笑闹,马上会遭到反对的驳斥。然后又归于安静,任由人们的情绪跟着剧情发展而潮起潮落……

放映电影的场院不小,但银幕支在中间,老人孩子端着凳子在前面一坐,后面再站着许多没有拿凳子的人,银幕前就没有了看电影的好位置,去晚的话挤在人群后面就无法看到银幕全景。不过这也不要紧,银幕背面也能看,不过情节的形式形状都是相反的。坐在场院边的土坎上,享受着田野里吹来的清风,里面还夹杂着庄稼生长时的味道,爽爽的、清凉的,十分惬意。再看着熟悉的故事片中的主人公用左手干着原本是右手干的事情,还有那字幕等都是从相反的方向飘过来,显得很滑稽,不觉好笑。此时,看电影不是看情节,倒似乎只是一种情绪的放松了。

电影队是轮流去各村放映的,而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又不远,因此在一个村放映电影时,邻村也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去看。看完电影,年轻人们高高兴兴地踏着细碎的月光,伴着徐徐夜风回家。有时还会豪情大发,心情激荡,随便吼出几句秦腔样板戏,或者唱一阵毛主席语录歌,任高亢的嗓音在静谧的田野里回荡。随之,干了一天农活的疲劳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村里放映电影,也是人们最集中的时候,生产队的干部往往趁这个机会在电影放映前讲几句话,像安排农活、强调保护地里庄稼之类,有时还要按自己的理解传达公社会议精神。记得“批林批孔”时,一次在邻村看电影,大队书记就讲话说:“公社要求批判孔老二,这个孔老二哈(瞎)得很,老二不听老大的话,还说黑的不理(克己复礼)。黑咋咧?黑是黑,是本色,贫下中农要坚决批判他……”这一番话把满场人笑得人仰马翻,不过也没有人去纠正。说过就完了,人们还等着看电影哩。

忆起当年在乡村里看电影,感觉很亲切,似乎看的不是电影,而是一种心情,是心旷神怡、乡野情趣,是人们的嬉笑怒骂和浓浓乡味,记得最牢的是那些谝闲传中的欢声笑语。现在,尽管城里电影院装饰豪华、设备高档,但缺少了露天放映电影时的那种味道。当然,时代发展是必然的,社会不能倒退。不过,心底里总还是希望多一些质朴、一些自然、一些率真。(C)④

新闻推荐

咸阳康复教育学校到本报致谢 感谢报社一如既往的关注,未来的路他们能走得更好

本报讯(记者马元聪实习生李钊昱冯梦盈)“时值盛夏,天气炎热,而我们所有残疾孩子们的心更热……”昨日下午,咸阳康复教育学校给本报送来一封饱含热情的感谢信。“得知咸阳日报特邀歌唱家杨紫萍来开红歌...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坐在土坎上看电影 周荣光)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