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焱 宋超 实习生 郭雯君 摄
本报记者 宋超 实习生 骆一骄 刘毛毛
眼看着暑假即将结束,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将迎来新学期。在开学前一周,孩子们要做哪些开学准备?尤其升入新学校学习的孩子们该注意哪些问题?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暑期作业该收尾了
这几天,市民刘女士一下班就赶紧往家里跑,平时的逛街和应酬也全部都推了。“孩子快开学了,可暑假作业还几乎没动呢。”刘女士说,她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督促儿子“赶作业”。
八方小学穆老师建议,暑假开始时,家长就应帮着孩子制定暑期作业并完成计划。目前学校给孩子们留的暑期书面作业越来越少,但会有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在暑假中,家长应该监督孩子的作业完成进度。
在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还要看看孩子完成作业的具体情况,如字体是否潦草、对错等。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观念,这样才能避免下次假期再出现类似情况,也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
快开学了要调整作息
想起开学要面对的学习压力,再对比假期里的快乐生活,孙鹏不停地抱怨假期过得太快,恨不得暑假能再来一遍。暑假就要结束了,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不少学生心存畏惧,不愿从假期的放松状态中走出来。
“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家长要帮着孩子尽快调整作息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学期。”风轮中学杨老师说。
杨老师建议家长,要帮孩子从假期“晚睡晚起”的作息尽快调整到“早睡早起”,让生物钟与学校作息一致。在开学前一周,家长最好不要带孩子远行。在完成暑期作业后,家长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复习一下上学期的知识,提前预习一下新学期的课程,做好知识衔接。开学前,家长还可以指导孩子制定新学期的计划,一起畅想新学期的美好之处,让孩子建立对新学期的期待和兴趣。
熟悉学校环境很重要
对于从毕业班升入更高一级的学生们来说,要在新学期面对更多问题。尤其是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将要告别以往熟悉的环境,进入新学校,和新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学习。
目前,咸阳市不少高中都实行寄宿制,这让一些高一学生将面临开始在新学期住校问题。对于即将进入新环境的学生们,家长在帮忙准备学习用具的同时,也可以带着孩子提前到新学校去转转,从各方面来适应一下新环境,这样能减少孩子进入学校后的陌生感。
另外,无论是孩子转学还是升学,由于学校发生改变,家长要提前与孩子一起探探路,确定孩子的上学路线和选用的交通工具。家长要了解孩子的上学路线,对于中途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要重点提醒。
新学期临近,孩子们即将步入小学、初中、高中校门,开始他们新一阶段的学习生活。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那么,如何做好这些衔接和准备工作,使孩子们能够轻松愉快地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呢?记者专门采访了咸阳师范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张勇。张主任就不同阶段学生入学前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一一做出分析,给家长、老师、孩子提供了许多可行性建议。
小学阶段:好习惯的养成是第一位
张主任表示,小学阶段以习惯养成和初步认知为主,不能单纯追求分数。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方法的培养很重要,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自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低年级阶段和高年级阶段要区别对待,要为低年级的孩子们营造一个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不能过分强调学科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
“一般情况下,家长在开学前都会帮孩子买齐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这些是必需品。但是,如何做好思想认识上的准备,这一点恰恰被忽略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对其思想上的合理引导尤为重要,家长要适时引导孩子树立‘我在长大\’这一意识。”张主任这样说道。
初中阶段:教会孩子树立责任意识
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初中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在发展心理学中,初中阶段(青春期)是人生的岔路口,被称为“青春断乳期和性格形成期”,能否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初中第一个学期到来之前,学生和家长都应有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准备,尤其是家长,应该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转型期的教育,争取在孩子的道德、行为习惯、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做出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从小学平稳过渡到初中。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正处于发育期,这个时期特别关键。怎样教会孩子树立责任意识明确自身义务,这是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的。”同样身为家长,张主任的建议平实而贴切。
高中阶段:注重心理辅导做好行为调试
张主任说,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要以人格培养为主,进一步发展人格,形成个性化的人。高中生的思想基本趋于成熟并逐渐定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很对,但是由此产生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代沟就不好了。
“高中生其实可以开始考虑以后的择业问题了,平时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但是目标不能定得过高,可以制定包括志向型规划、成长性计划和阶段性目标。另外,高中生需要有世界的视野,以世界的眼光看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思想层次的提升。”张主任特别强调。(D)(4)
新闻推荐
听说“松潘”二字,那还是1976年8月16日。当时我是插队知青,在农村住的半厦土屋内,突然间灯泡摇来晃去,我以为是被风吹的,人刚起身,脚下却在晃动,“地震啦!”不知谁这么一惊喊,我们房内3名知青,迅速奔向门外...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