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打算结婚了,才发现找不到户口和档案,有人准备出国时,才发现自己是‘黑户\’,有的大学生工作几年后,才发现一直没有工龄……”小小一个纸袋子,难道就这么重要吗?
今年新建投入的档案室整齐划一,各项设备已投入使用。本报记者 李桦 摄
档案管理员对每份档案进行统一编号、规整。 本报记者 李桦 摄
本报记者 李桦 文/图
10月13日,记者从咸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获悉,今年该中心接收毕业生档案达6000份以上,大部分学生会到管理中心报到,履行正常的人事代理手续,但仍有15%的毕业生手持档案却不知该如何保管,档案托管和托管费一直是他们挥之不去的心病,由此产生了不少“弃档族”。
【弃档】
大中专学生居多
“毕业后,我的档案一直在学校保存着,很多同学都返校进行档案调动,可我迟迟不愿意回去,现在就业形势太难了,我还没找到工作,档案只能先放在学校了。”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王伟无奈地对记者说。
“以前老师讲过个人档案很重要,不但不能遗弃,还要保存好。可我工作不稳定,档案总不能随身携带吧,将档案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每年还收费,真是个麻烦事,我将档案一直在家搁着呢。”毕业生张某快人快语。
“人事档案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仅是自己的履历记录,更是关乎个人‘政治前途\’的大事。随着就业渠道的拓宽和不断变化,档案的重要性在日渐减弱。”毕业后自主创业开服装店的王梅英说道。
如今,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有的甚至毕业几年了,可档案还放在学校;有的干脆将档案放在家里,更有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似乎认为“档案没什么用了”。
【现状】
近千份档案“沉睡”
据数据统计,去年,咸阳市人才交流中心共接收毕业生档案4762份,今年截止到10月份接收毕业生档案6016份,这其中有10%-15%的大中专毕业生对自己的档案不闻不问。
记者走进咸阳市人才服务中心档案室看到,新建已投入使用的档案室整齐划一,通风、防鼠、耐潮、灭火等设备一应俱全,从档案室内提取个人资料的学生不乏其多。
“除非需要用到档案时,其他时间很少有人主动过来缴费或者询问档案的具体情况。”工作人员王娇莉告诉记者。平均每年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接收毕业生档案在四千份以上,这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从人事部门转入到人才中心代理的。对档案不重视的人群中,以大中专学生居多,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对自己的档案去向也不明确,学历越高的人员其对档案的重视也越高。
“‘无人问津\’的档案,有些长达十几年。”档案管理员忧虑地说,这么多人工作奋斗多年,可记录他们人生轨迹的资料和凭证都没能如期归入档案,实在让人感到可惜。
【误区】
学籍档案”≠“人事档案”
市人才中心人事代理科科长何抗战说,眼下正值高校调档、转档的高峰期,大学生毕业即将走向社会,很多人不重视档案,很可能致使这些重要的资料丢失或损坏,最终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在现实生活中,人事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说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大学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很多学生都没有搞清“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误以为学校既然保存,就不用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其实,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恰是你的“人事档案”,如你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
此外,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选拔、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你的人事档案。可见,人事档案在社会生活中起的作用非常大。
个人不能保管档案
本报讯(记者 李桦)“就小小一个牛皮纸袋子,为什么不能自行保管呢?”毕业于商贸学院的王某疑惑地问。就此记者采访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别立华主任。
别立华拿出她整理的《高校毕业生人事代理》文件对记者解释,这些资料主要是针对高校毕业生撰写的,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人事档案的性质、地位、作用认识比较模糊,觉得保管档案没有价值,与当前利益没有太多关系,等到他们考公务员、结婚、出国了才恍然大悟想起档案的重要性了。不少毕业生的“档案意识”相当薄弱,档案不能由本人经手,更不能自行保存,如果私自拆封,档案将失效。
她解释,国家明文规定严禁个人保管本人和他人人事档案。毕业生自己保存档案,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同“丢弃”档案没什么两样,有可能会使档案变成“死档”。
在此,别主任提醒广大学生,暂时没找到工作的学生,特别是打算自主创业的学生,应及时将自己的“学籍档案”拿到当地政府所属市、县人才服务中心办理相应的档案托管手续。各级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专门管理社会人才档案,并不断收集充实个人档案内容,为以后职业生涯提供重要依据。
档案没托管 弊端多
本报讯(记者 李桦)目前,档案更多的作用体现在享受相关的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许多方面都还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出具相应的证明。档案如果没有托管,对以后的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影响转正和计算工龄:有很多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的有关手续,几年后仍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转正定级和工龄及退休金的计算。
影响职称评定和工作调转:档案既没提交单位,也没存入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以后职称评定会因手续不全而受到影响;有些学生毕业后把档案存到人才服务机构,但没有及时办理就业手续,等几年后调动工作时,才发现需要办理参加工作后的所有手续,并要在转正定级后才能正式调动。
影响个人户籍档案:很多人开始考虑购买房屋,在银行办理房贷手续时,要求出具贷款人的户口证明,然而很多弃档多年的人因为觉得档案不重要,毕业时没有从学校转出户口和档案,结果不能顺利办理贷款。
影响留学人员缴社保:如今自费出国留学的人数与日俱增,许多学子海外深造归来时,却发现由于人事档案存放不当,无意间做了几年“无业人员”,给今后带来很多不便,比如,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年限出现了断档,享受社会保险方面就会受影响。
导致干部身份丢失:失业人员及很多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档案存进街道,会导致干部身份丢失,影响职业生涯。另外,目前进入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及户口迁入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都需要采用干部调动的方式实现。
该如何办理 这里找答案
本报讯(记者 李桦)人事档案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牵扯到一些具体的实际情况,该怎么办理相关的手续?咸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专业人士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问:家在农村的毕业生,在没有落实用人单位前,如何保存自己的档案?
答:暂时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可持报到证到当地市、县人才服务中心办理人事档案托管和户口落放手续等,也可将户口落在家庭户口簿上。咸阳市人才交流中心可为咸阳市内和县区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咸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类人事代理服务,也可落放市内城镇集体户口。
问:毕业后暂不工作,准备考研档案应放哪儿?
答:毕业生可在当地人才中心办理档案托管手续,若考研录取,凭录取通知单在人才中心办理政审材料和档案转接手续。
问:档案托管手续如何办理,需要交纳费用吗?
答: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应聘到非国有制单位的学生,档案应该就近放到各级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如果档案在咸阳市人才中心托管,可将户籍落入咸阳。如果你的档案没有通过单位放入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或者你目前还没有单位,以个人名义将人事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这样,依托于档案的出国政审、转正定级、工资调整、职称评审、社会保险等才能得到有效办理。档案存在人才交流中心,每年收取180元档案保管费。
个人办理档案须持以下材料:①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②学籍档案;③填写《合同书》《社会人才登记表》;④缴费、领取档案管理卡。
问:档案托管后,还能享受哪些服务?
答:办理档案托管后,可享受出国政审、计划生育、户口管理、接收档案与人事、组织关系,出具婚育、生育证明等各种人事证明。
问:毕业生到外地工作,因各种原因回到生源地,在咸阳进行人事代理需要什么手续?
答:需要提供以下个人材料:个人身份证;开具商调函、办理档案调入手续;填写《人事代理合同书》;缴费、领取人事档案管理卡。(D)(3)
新闻推荐
咸阳市召开杨凌农高会布展筹备工作暨诚信农资企业表彰会 严维佳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樊琼)10月17日,咸阳市召开杨凌农高会咸阳展团布展筹备工作会暨市2011年诚信农资企业表彰会,会议通报了全市杨凌农高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并就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对咸阳市2011年...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