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日报教育周刊》高新一小小记者站指导教师 马寄晨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咸阳日报.教育周刊》小记者站一周岁生日。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小记者对辛勤工作在《教育周刊》一线的各位老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对默默奉献在教育一线的各位指导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小记者站成立一年来,业绩突出,成效显著,一年来,《咸阳日报·教育周刊》相继在咸阳市小学、中学和大学成立了校园记者站,致力为少年儿童搭建一个新颖的发展平台,让广大少年儿童从小接受新闻知识培训,培养其对文学、采访、写作的兴趣,奠定新闻实践的基础和信息鉴别、应用的能力,特别是通过校外新闻素质培训和爱国主义教育,与在校教育相结合,与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促进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素质教育的融合,培养其创新与实践能力。这不仅是咸阳教育事业的一个跨越,更是教育周刊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体现。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寻求主动发展的学生群体正在茁壮成长,标志着我们的学生又多了一个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和德育活动的坚实平台。
作为一名小记者站的指导老师,我亲眼目睹着小记者站的建立、成长和发展。每当小记者身穿红马甲,戴着小红帽时,所有同学都羡慕不已;每当小记者手持采访本实地采访时,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为他们投来赞许的目光。运动场上有你们来回穿梭的身影;广播室里有你们甜美的声音;课外实践,你们积极主动;采访名人,你们寻根问底;军训演练,你们英姿飒爽;文艺汇演,你们各显神通;才艺展示,你们生龙活虎。当然还有你们那一份份稚嫩而又发自肺腑的心声——稿件。稿源稿件是报纸的生命,小记者们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大胆实践,以主人翁的态度,在校园里观察学习生活,反映自己的心得体会,寻找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撰写成新闻稿件或文章。你们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心得和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把日记和作文变成了印刷版的文字,这是一种超越,更是一种激励。老师希望有文艺特长的同学多向《教育周刊》投稿,如书法、剪纸、漫画、摄影等,并把班级的好文章和作品筛选并推荐上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体验成功和快乐。
《咸阳日报·教育周刊》小记者站,它是广大少年儿童观察事物、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是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具体实施的重要举措。我希望小记者们不仅要观察身边的事物,而且在课余时间能大胆走出校园去实践,寻找生活闪光点,不断品尝作品发表的甘甜和骄傲,通过你们的努力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小记者,用手中的笔书写灿烂的人生! (E)②
新闻推荐
提升服务质量支持企业发展 推动咸阳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市工信委分行业召开重点骨干工业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
本报讯(杨军)为支持企业发展,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准确研判当前各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情况,市工信委主要负责人及委有关领导在节后2011年10月9日-11日历时三天分行业召开重点骨干工业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对全...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