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召见朱买臣
咸阳师院历史学院教授 雷依群
汉武帝是一位权力欲极强的皇帝,对于所有妨碍皇权、削弱皇权的事情都不能容忍。有一件事颇能说明问题,田蚡是他的舅父,又是他亲自任命的丞相,当时丞相掌握着各级官吏的任命权,炙手可热,权移主上,汉武帝对此非常不满。有一次田蚡要安排人,汉武帝就直接对他说:“你安排人有完没有?我也想安排一些人升官!”弄得田蚡十分尴尬。当然这件事的本质还是反映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西汉初年的丞相,一般都是由开国功臣担任,他们不仅总领百官,掌握各级官吏任免,而且直接参与朝政,对官吏甚至还有生杀予夺之权,皇帝有事往往还要到丞相府去商量,对皇帝意见不同意,丞相可以拒不执行,文帝有位宠臣叫邓通,甚得文帝欢心,动不动就赏赐上万,文帝经常到邓通家吃喝玩乐,文帝上朝时邓通常常站在皇帝身边指手画脚,呼风唤雨,十分怠慢。丞相申屠嘉看不过眼,上书给文帝说:“陛下幸爱大臣,让他富贵就行了,至于朝廷的礼仪可不能不严肃啊!”罢朝之后,申屠嘉召邓通到丞相府一顿臭骂,然后准备杀了他,做个样子给其他人看。消息传到了文帝耳朵里,文帝马上派人来解救,来人战战兢兢低声下气地哀求说:“这只是皇帝的一个玩物,皇帝求你放他一条活命。”申屠嘉这才放过了他。
汉初丞相权力超越皇帝的事情并不少见,汉武帝对田蚡“权移主上”的不满,实际是对皇权被削弱的不满,因此加强皇权已势在必行。汉武帝加强皇权首先就是将丞相所掌握的军国大事的决定权收归内廷,内廷又称为内朝,它由皇帝身边的内侍和尚书所组成。尚书在此之前是少府的属官,少府是管理天子私产的机构,最初它主要负责文书管理和传达皇帝诏命,并无多大权力。现在武帝利用它作为内廷的办事机构,并且把尚书全部改由宦官来担任,把尚书的领导改称为中书谒者令。这些人出身低微,地位低下,极易为皇帝掌握。由他们来执掌军国大事的决策安排,皇帝可以说最为放心。
汉武帝还通过贤良对策等方式在身边聚拢了一大批所谓的侍从。他们由皇帝给加上侍中、给事中、诸曹、诸吏的称号,摇身一变,就成了皇帝的亲信。朱买臣出身贫穷,年轻时靠打柴为生,他经常挑着柴担,一边叫卖一边狂歌,妻子认为很丢人,但他却不以为然,笑着对妻子说:“我五十岁时就会富贵,现在都四十多了,富贵离咱已不远了,等富贵了我就好好报答你。”后来他为本郡郡吏服徭役,拉着重车到长安汇报工作,被老乡严助推荐给汉武帝,他在汉武帝面前既说《春秋》又唱《楚辞》,武帝非常开心,就拜他为中大夫作为侍中留在自己身边。吾丘寿王以善格五召(一种博弈游戏)被汉武帝看中,后让其随董仲舒学习《春秋》,任为侍中。这些人自然会对皇帝感恩不尽。侍从作为中朝官,他们不仅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而且遇到难以解决的国家大事时,汉武帝还常常让他们与大臣进行辩难,皇帝对他们给予大力支持,结果往往都是他们占上风。从此丞相的权力大为削弱,汉武帝一朝丞相的境遇十分可怜,被羞辱、被嘲讽是家常便饭,被贬黜、被杀头更不少见。丞相这个在汉初十分显赫而令人羡慕的职位,现在大家却把它看得像赴刑场一样,公孙贺被拜为丞相时他竟然怕得浑身发抖,痛哭流涕地对武帝说:“臣出身于偏僻的边郡之地,仅仅会骑马射箭,实在不是做丞相的材料,你就饶了我吧。”汉武帝没有答应。公孙贺后来果然没有逃脱被处死的下场。
汉武帝利用中朝掌握了一切军政大权,皇帝的权力更为集中。
汉武帝时期对地方的控制也不断加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地方行政制度,汉中央所控制的地盘仅有十五个郡,其余全国所有的地方都为诸侯王所控制,尾大不掉,对抗中央是经常发生的事,而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则更令人头疼。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就成为必然趋势。
汉武帝对地方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一是设立刺史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每州领若干个郡国,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各郡国,所监察的对象主要是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督察地方的治政情况,防止他们背公向私,喜则淫赏,怒则任刑,或者选举不公平,使贤士隐蔽,坏人当道。同时监督地方上的强宗豪右,防止他们和地方官员勾结,侵占国家资源,侵害老百姓。二是抑制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即位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奢靡之风愈演愈烈,贵族官僚争于奢侈,他们的衣食住行有些地方让皇帝也望尘莫及。像汉武帝的舅父田蚡,他占有长安周边最好的所谓膏腴之地,在长安最繁华的地段拥有最高大而华丽的住宅,前堂列钟鼓,后室藏妇女,他所搜罗的宝物难以计数。官僚豪强地主对社会资源的强占,对于财富的追求已蔚然成风,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倾斜。有些官吏竟宣称“仕不止二千石,贾不止千万,安可比人乎”,意思是说当官做不到二千石(意指高级官吏),经商挣钱挣不到上千万,就不可与人相比,难以为人。“何以孝悌为,财多为光荣”,不需要孝敬老人,不需要友好兄弟,钱多才是最光荣的事,成了当时人们普遍的价值观,这是多么可怕的世风!
经济的发展、豪强势力的膨胀、道德的沦丧,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成千上万的农民由于失去土地而变成流民,国家的财政收入日趋减少,对皇权形成极大的威胁。抑制豪强势力发展,势在必行。
汉武帝把各地豪强强行迁徙到茂陵,让他们离开本土,改变了该地区土地集中的情况,割断了他们与本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个强干弱枝的办法。对那些横行乡里、作恶多端的地方豪强,汉武帝选任了许多酷吏到地方任职,予以严厉镇压,在经济上也对官僚豪强地主予以限制,不许他们田宅超过政府规定的制度,延缓了农民的破产。
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对于稳定集权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C)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高峰)昨日,从全市双创工作座谈会上传出喜讯: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咸阳市创卫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综合评审,顺利迎来国卫命名的新阶段。10月19日至21日,全国爱卫办组织专家对2009-2011年...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