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鹏
乡村之美,不仅在于优美瑰丽的自然风光,更在于淳厚深邃的人文底蕴。一个村庄就是一个传奇,一个村庄的变迁,就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在市区12公里处的秦都区双照辖区,有一座文化名村——陈村,史书记载,陈村建村至今大约有400余年的历史。
说起陈村的起源,在当地则流传着一句“陈村无陈姓”的民间故事。该村村民张伯和介绍说:“相传明朝时期,陈村现在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十亩方圆的寺院——无量寺。有一天,一位姓谷的山西商人从寺院经过,他发现此地环境优美,土地平整而少人居住,于是便将家人迁居于此,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了咸阳原上的大富豪。当时有一名谷家佣人非常忠心,谷家人便为他建房娶妻,并让他改姓为陈。后来那位陈姓佣人发了家,人们便以他姓陈而将他居住之地称之为陈村。直到一百多年前,他的后人因故全部改姓为张,这便是陈村无陈姓的传说”。
百年以来,陈村村风正,百姓顺,出了很多能臣义士。相传明末年间,陈村出了一名清官,因为他两袖清风,为官廉洁,因此被奸臣陷害而被杀害,他的妻妾也一起被杀。家人赶回报信,儿子将父母遗体搬回,葬在村东。1966年村民挖掘时,发现了刻有“明寿官张公之墓”生平简介。抗日战争初期,陈村人张仲颖满怀爱国豪情,踊跃抗日,他曾在国民党36军(当时赵寿山任军长)177师任军处长。1939年底,张仲颖带领陈村子弟直奔抗日前线。在中条山“六·六”战役后,他和族中子弟全部为国捐躯,牺牲在平陆县。
近年来,陈村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该村的一大特色。1992年,陈村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在全乡表演中获得好评,该村群众自发组建了锣鼓秧歌队,更是走一处,红一处。此后,陈村又成立了“娃他婆”艺术团,这些成员全是60岁左右的家庭妇女。她们的表演风格别具一格,文艺节目不仅宣传了党的惠农政策,更丰富了陈村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陈村人会走向更加富裕、美好的新生活!(B)(12)
新闻推荐
咸阳彩虹小学二(1)班段思行母亲节,班主任王老师都会特别叮嘱我们送给妈妈一个惊喜,这也是我的愿望。去年是王老师为我们准备好的可爱的小卡片,今年送妈妈什么礼物能给妈妈一个惊喜呢?最近我特别喜欢...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