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桦 实习生 王甜甜)5月14日,咸阳市民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表述语发布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城市建设的日趋美好,让我们看到政府的不懈努力,而城市文明的展现更需要每位市民去践行,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每位市民都有责任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亮色。
家住梧桐花园的许蓉说道,看到创建文明城市口号后,以后我要从自身做起,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环境,主动学习环保知识,号召家人低碳文明出行。45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宏不禁感慨:“这几年,市交管部门对汽车站、火车站抢客、拉客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划定了出租车专用车道,经过治理,我们的‘活\’好跑了!树立文明形象,咱不能给大家拖后腿,希望广大出租车司机主动把车内环境打扫干净,对乘客文明礼貌,不拼座、不拒载,文明行车。”
谈起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74岁的高翠英老人非常高兴,她说道:“今年,让我感到最大的变化是,每次坐公交车常常有年轻人给我让座,让我很不好意思,文明道德风尚处处在我身边。”
市民素质的高低是城市文明的灵魂。渭城区底张办岑开举在机场工作多年,他坦言,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从青少年抓起,口号是旗帜,抓好道德教育是关键,希望以后在社区、学校、企业、乡村多开展各种文明道德活动,使大家耳濡目染,共同建设良好的社会文明新风。
生活在咸阳,幸福在咸阳。走在大街小巷,文明道德风尚随处可见: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表述语发布后,买票时排队加塞的情况不见了,公交车上给孕妇老人让座的多了;堵车时司机们焦躁的争吵听不见了,交通出行更加有秩序了;遇人急难时众人挺身相助,环卫工人捡失物苦寻失主,企业家对困难群体慷慨解囊……
每个市民是文明的使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每个市民都是“战斗员”,如果大家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那么社会文明之花将遍地盛开,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将更加美丽和谐!(B)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姚坤雨)5月15日,沈阳市宣传系统文化产业考察团来咸阳市,对咸阳市旅游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学习考察。考察团一行参观考察了袁家村、昭陵博物馆、昭陵、汉阳陵等旅游文化产业项目。考察团对咸...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