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波海
金秋送爽,古城菊香。每天一大早,在刚刚修葺一新的咸阳市人民广场上,就会聚集着一群中老年人,在简单的三五人乐队的伴奏下,伴随着欢快悠扬的音乐,在一位干练优雅女士的指挥下引吭高歌,自娱自乐。人群周围摆放的菊花造型多姿多彩,朝阳照在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这是古城秋晨一幅祥和的美景,记者每天路过这里,都会被深深地吸引和感动。
记者现场采访了组织和参与者之一的谢忠民先生,他告诉记者,他们这是咸阳金秋好时光合唱团,已经成立12年,是一个老年休闲生活的自由团体,参加的大多是企业离退休职工,最大年龄84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了,每天聚集娱乐的有四五十人,最多时达七八十人,也有随时被吸引加入的,来去自由,一切随缘。他们自己搜集歌曲素材,自己打印歌谱,自己教歌,自己的乐队伴奏,每天从早晨八点二十到十点,自觉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演唱,自娱自乐,自找开心。有时候,遇到一些团庆、典礼活动,他们还组织人去演出助兴,服装道具一切自理。去年年底他们曾到咸阳福利院为老兵演出,今年10月18日晚,他们曾在统一广场为广场演唱团建团纪念日助兴演出。但最主要的,他们还是一个自发的老年休闲、自娱自乐的演唱团体。
谢忠民先生今年64岁,是原咸阳市棉麻公司的退休职工,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企业,原在部队从事政工工作,喜欢文字,热爱文艺。前些年,他和企业一起经受了坎坷和艰辛,整日为生活奔波。现在退休了,可以过自己喜欢过的退休生活,加入演唱团,自找快乐,自寻开心。同时,他还发挥自己的所长,主动为一些典礼、演出写写祝词、主持词等,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演唱团里,和老谢一样的热心人还有很多。84岁的刘庭棣老人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他骑着一辆三轮车,带着音响,天天几乎来得最早。担任指挥的赵洁老师今年也60多岁了,也是一位企业退休职工,她能歌善舞,气质优雅,自告奋勇当指挥,天天从头到尾,兢兢业业,不计报酬,任劳任怨。记者现场看到,她的指挥动作标准,有张有弛,急缓有度,表情自然丰富,与演唱者相互呼应,颇具专业水平。令人称奇的是,她对指挥的每首歌都会唱,可以说是边指挥边和大家一起唱。记者思忖,这其中必然包含着她平日无数的艰辛付出。
谢忠民说,老年朋友们在一起拉拉唱唱、说说笑笑,开开心心,也有利于身心健康。演唱团每年年底都要自己组织“迎元旦”联欢演唱活动,有合唱,也有独唱,光乐队就能组织20多人。演唱团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让大家彼此感到了温暖,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许多人因此抛却了人生的不如意和生活的烦恼,有的通过唱歌,还找到了老年生活的伴侣,找到了感情的归宿。他们就曾到农家乐,为演唱团的老同志举办夕阳红婚礼,进行联欢助兴演出。(B)(11)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苗裔)11月19日,全市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协调会召开,动员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加大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力度,巩固咸阳市大气环境治理成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树立卫生、整洁、文明的城市形象。会...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