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许阳 记者 程娟)今年,按照适应新常态要求,咸阳市环保工作运用新法规谋求新发展,下决心解决好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市域环境质量,使咸阳天蓝水绿地净。
适应新常态 全面推进环保重点工作
突出抓好治污降霾工作。以市政府“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为重点,持续抓好工业污染、燃煤锅炉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和低空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全市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年底前全部拆除,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9月底前全部完成脱硝工程,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施提标改造,达到新的排放标准。
启动新一轮渭河三年行动。围绕建设生态、景观、安澜渭河,全面打响咸阳市渭河治水攻坚战。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强力推进污水处理厂下游人工湿地项目建设。加快开展全市土壤污染治理,启动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编制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科学划定土壤保护区,加强污染场地环境风险防控和管理,实施污染场地治理修复项目,下势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任务,加快推进2014年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全面完成列入示范区的8个县市项目。
继续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助推渭北旱腰带地区采石业污染整治和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北部5个产煤县要认真落实《彬长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暂行规定》,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防止出现环境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韩城现象。出台《环保型储煤场建设技术规范》,指导相关县市区合理布局、高标准规范建设一批符合环保要求的全封闭式储煤场,着力解决煤炭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出现的粉尘污染环境问题。着力解决煤炭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出现的粉尘污染环境问题。
用改革办法,确保在线监控全年达标。按照“公开招标、社会运营、企业配合、环保监管”的模式,招引优质社会化运营单位,彻底改变目前经营局面,形成“环保主导、三方制约、量化考核、奖罚分明”的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在线监控传输有效率全年达标。
运用新法规 把握环保工作新要求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是“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工作的通知》。环保部相继出台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等五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最严环保法规政策组合拳”。今年,学好新法,增强环保部门依法履职能力,使人人成为新法解读的专家,成为新法执行的行家里手。宣传好新法,强化全民环保法治意识。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和市、县电视台、报纸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新环保法。要“送法”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重点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部门负责同志、企业负责人培训,做到知法、敬法、守法、用法。同时将结合咸阳市实际,用好新法这把利剑。结合“三同时”保证金制度,严把环境准入关。同时切实加大对未批先建、未验先投,久拖不验、久试不验项目的查处力度,强化对县市区环境监测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力度。持续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切实加大夜查抽查、暗查暗访力度。重点运用“按日计罚、设备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手段,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确保查处到位、整改到位。(H)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程娟实习记者李琼)今年,市综合执法局围绕咸阳市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总体部署,结合综合执法工作实际,深化依法行政,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标准,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树立综合执法新形象,。今年,市综合...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