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兴路西段
本报记者 程娟 李琼/文 通讯员 席鹏军/图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在咸阳这个美丽而收获的6月末,咸阳市群众迎来了文兴路西段、咸通北路(北延段)、文林西路(氮肥厂段)、团结北路、文科四路、北槐路6条道路的建成通车。这次的道路贯通,标志着咸阳市路网化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文兴路西段道路工程的竣工通车,标志着咸阳市道路建设又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文兴路西段全长约4.16公里,6月贯通,是咸阳市目前标准最高、红线最宽的城市快速路;咸通北路北延段道路打通了咸通路北段,对有效缓解咸通北路、秦皇路的交通压力,改善铁路北环线两侧居民出行条件,特别是配套和完善阳光尚苑和幸福家园两处保障性住房的市政基础设施具有极为显著的作用。文林西路尾留道路是咸阳城区北大门的交通大枢纽地带,对于有效提高文林路与秦皇路的交叉路口十字的通行能力,改善城区北大门目前交通拥堵的现状,减轻吴家堡转盘的交通压力,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提升城市品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文科四路周围高校林立,是咸阳市重要的集文化、教育、商贸、物流、商住为一体的城市板块道路,它的通行,不仅提升了咸阳的城市形象,促进了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还对完善沿线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服务阳光幸福城保障房居民便捷出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槐路连通了北槐村的生产路,最终与规划中的创新二路闭合,使该区域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团结北路不仅打通了团结路现状“断头”的问题,还有效衔接了铁路南、北两侧区域,服务于周边群众。
文兴路西段等6条道路工程的竣工通车,是咸阳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标志着咸阳市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项目施工过程中,咸阳市坚持高标准设计,严格现场管理,纵横贯通。在道路沿线绿化上,按照“多层次、观赏性、立体感”的原则,做到花草结合、乔灌相应,打造“车在林中行,人在花中游”的绿色走廊,车行其中,既安全舒适,又能享受到美感的冲击力,是城北一条高等级综合交通廊道。
据悉,2014年以来,市城建局紧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任务,坚持“民生为先、发展为先、提升城市品位为先”城建谋划原则,以城市改造提升“3+6”工程为中心,围绕做大做优中心城区、创园增绿、精细化管理等重点工作,着眼完善功能、提高质量、体现特色,着力实施“4+1”(修平百姓门前路、点亮百姓门前灯、管好百姓门前树、解决群众如厕难和强化督促检查环卫清扫作业)整治工程,城市道路交通、地下管网、人行道等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使广场、绿林、碧水成为咸阳新亮点,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下一步,市城建部门将继续实施大批惠民、便民工程,着手建设文兴路东段道路、咸北大道、秦皇路北段3.4km、文林西路西延、文科三路工程、毕原东路东段等工程,抓紧咸通北路铁路部分等项目施工,努力实现“纵横贯通、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格局。 (道路详解见B2)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咸阳市积极加大城市道路的延伸、提升建设工程,使一批关系群众出行方便、安全的道路建设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图为北槐路工程已经全线贯通后,施工人员正在铺设人行道地砖。本报记者李军朝摄...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