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超
市智慧城市数字城管项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干项目,已经建成投入试运行,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认可。项目按照“全国一流、资源共享、科学实用”的原则建设,除具备全国数字城管具有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特有的功能:视频智能分析、大屏无缝拼接、噪音监控、移动视频传输、太阳能无线视频传输、地下管网2.5维显示、实景3维综合显示、全民城管等全国先进技术,目前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通过近一年来的试运行,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大幅提升,城市部件损坏现象大幅减少,基础设施维护成本大幅降低,城市管理总成本大幅下降。数字城管的运行使用,为城市管理的科学化、长效化、精细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大城管”格局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扩展创新
精心打造子系统
数字城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各个子系统联系紧密,环环相扣,一环不到位,都将严重影响整个大局,数字城管平台小而全、全而精。数字城管平台建设运用最新信息技术,保证了数字城管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结合咸阳市实际,进行了技术方面的拓展创新,增加了视频监控报案、领导移动督办、噪音智能监控、移动视频传输、地下管网信息、全民城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指挥大屏无缝拼接等先进技术。与此同时,正在进行开发研究视频智能分析、北斗卫星数据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建立100个视频监控点,采用高清200万像素的球形摄像头,全覆盖立体式布局,用于及时监控城市重点区域,在高空架设的视频监控半径可达2公里,视野广阔,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在五陵原等近郊无电力、无有线网络等基础资源的区域,采用太阳能提供动力、无线传输视频的方式进行监控,拓展了监控区域。
领导移动督办系统开发了手机查看案件办理动态和实时视频功能,领导只要通过手机查阅,无论在市区或外地都可随时随地了解城市管理现状,方便领导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决策和实时掌控指挥提供便利,更有效地体现了数字城管的智能化、现代化。
针对噪声为一次性污染源的特点,为了解决“噪声阵阵、查无实据”的问题,对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城市噪音敏感区域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当监控区域的噪音超过规定限值时,系统可自动报警并把现场的噪音数据传至系统平台,指挥中心可根据报警情况及时应对与处理,为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3辆移动视频车可在全市范围内实时传输现场移动视频传输实况,10套单兵移动视频可深入到城区每个角落实时传输实景,形成全覆盖的实景信息系统。
地下管网信息系统通过运用咸阳市现有的管线资料,完成了市区85.59平方公里管控区的地下管网标注,并在西兰办辖区2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精细化地下管网勘测,可以直观地体现城市地下管网的分布,为领导决策、城市建设和应急事件处理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消除开发建设中的不安全隐患。
“全民城管”系统结合实景三维技术,通过门户网站、短信、电话和微博等方式方便市民参与城市管理。近期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结合工作实际,为了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目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做城市的主人,开通了“咸阳全民城管”的微信和微博,使广大市民能更好地参与、了解数字化城管工作,广大市民只要点击搜索“全民城管”加入,通过微信、微博就进行实时互动,很轻松地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整合网络资源、视频资源、地图数据资源、场地资源、热线资源、车辆监控资源和软硬件设备资源,与信息办并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实现资源共享。
采用P2.5LED屏幕,比原设计的DLP节约资金20万元,并具有无缝拼接、画面清晰稳定、能耗低、寿命长、维修成本低等优点。
社会效益显现
有效解决管理机制的弊端
数字城管通过整合多种行政管理资源和信息资料,有效解决了条块分割、职责交叉、多头管理等机制上的弊端,大幅拓展了城管职能服务范围,实现了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协同处理问题的良性机制,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发挥了长效保障功能。信息共享,部门互联互通,形成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整体效应。市环保局已申请搭载数字城管平台,开展防污治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纺织工业园等新城都主动联系要求加入咸阳数字城管系统为其服务。数字城管功能不在于单纯地派遣任务,更重要的是一种为各相关职能部门、为市民服务的有效手段,该系统从调试开始,已为公安系统办理案件提供了50多起有用的数据,人民商场失火、石油助剂厂失火以及一些刑事案件的侦破,都得到了数字城管的有力配合。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市城建局等部门也已初步得到数字城管系统的支持。目前两区政府和市城建局及相关单位分配安装了26个VPN终端,分别办理案件,建成了数字城管的二级平台。二级平台的建设,有效地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办理案件的速度,形成了全区域覆盖、全方位监控、多部门协同、各街区联动的城市管理数字化指挥系统。
按照万米单元网格的划分,每个采集员负责约1.5平方公里的责任网格,每人手持一部城管通,在繁华区域及党、政、军等重要场所周边每1小时巡查一次,次繁华区域内每2小时巡查一次,一般区域每4小时巡查一次。座席员每4分钟左右就完成一个案件的受理至派遣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制。
比如,三个小时内就解决了市领导督办数日的七厂十字交通护栏被撞毁的案件。东风路无主立杆被撞断后,在此架有通讯线缆的4家运营商无一承担责任,悬案半月有余,媒体投诉数字城管后,指挥中心主动督办、积极协调联系,很快恢复了原状。另外一些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去年11月份一采集员巡查时,发现一弃婴,指挥中心与辖区派出所联系,及时将婴儿送往福利院救助,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类似的事件数不胜数。
系统自投入试运行以来,案件上报情况量及处置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上报案件115437件,受理案件108804件,自行处置808件,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提升到了95%,城市部件损坏现象大幅减少,基础设施维护成本大幅降低,城市管理执行力得到提升,城市管理从被动告知向积极作为转变。 (H)(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蒋增科杨宇晗)7月6日下午,市委书记岳亮会见了中铁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叶樵一行。岳亮说,咸阳处于“一带一路”核心区位和向西开放前沿位置,发展潜力巨大、投资空间广阔,希望中铁投资集团充分发...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