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拿出战时留下的合影和复员证给家人展示。
参加了抗日战争,又参加抗美援朝战役;抗日战争中要不是脸盆替他挡了子弹,他可能活不下来;抗美援朝中,身边战友倒下时子弹擦着他的后背飞过去。战场上一幕幕生死画面对如今已经87岁的杨育民来说仍历历在目。
本报记者 马沅聪
“爷爷说,当时在和日本鬼子打仗时,他下意识地刚把背着的脸盆扣在头上,一颗子弹就穿过脸盆边缘,要不是这个脸盆,爷爷说他可能早没命了!”“父亲说,抗美援朝时,他们在地洞里待了十几天,实在想出去透透气,谁料,刚和山东籍的战友探出头,身边的战友就被炮弹击中倒下,而他也被飞来的子弹扫伤后背。”孙媳妇、儿子口中所说就是87岁抗战老兵杨育民。从14岁到29岁,他用生命经历了两次战争。
14岁还是孩子的他去四川当了兵
7月1日上午,在渭城区正阳办西阳村,记者见到了老兵杨育民,虽然几年前得过轻微脑梗,耳朵也有些背,但是和老人聊起曾经当兵的那些事儿,那些经历生死的时刻老人还是记得很清楚。
“家里弟兄两人,我是老二,当时当兵的要求是,家中有三个男孩的就要去两个,有两个的要去一个,所以我就去了,大哥没去。”杨育民老人回忆,那时他才刚刚14岁,其实也只是个孩子。刚开始在四川成都的部队,去了以后,老人主要职责就是放哨站岗,“我们一个班一个班地轮,每次站岗4个小时。”杨育民说,站完岗就开始训练,训练抓枪杆子!
15岁上战场一个脸盆保住他一条命
在四川成都部队待了一年多后,河南战事吃紧,他们团被调往河南支援。“我们参加的是中条山战役,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就是打游击战的感觉。”老人回忆,打仗时特别苦,到处跑,不休息,吃不饱穿不暖。冬天,当兵的连条棉裤都没有,小腿还好些,有裹腿的布条,但是膝盖就裸露在外边。
杨育民老人说,在一次撤退时,他把随身背的脸盆下意识地扣在头上,没想到,刚好就有敌人的一发子弹射过来,贴头穿过脸盆的边。“真是这个脸盆保了我一条命,后来回家,我都没舍得扔这个脸盆,一直把它带回了咸阳。”
下了抗日的战场他又上了抗美援朝战场
1944年,杨育民回到咸阳,可是刚刚过了5年,得知国家支援朝鲜打仗,他又积极报名参军,1949年再次奔赴战场。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杨育民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记得那一次,为了躲避敌人轰炸,我们已经在地洞里待了十几天,实在是憋得不行,我就和山东籍的战友准备出去透口气,谁料,刚出地洞,炮弹、子弹就飞了过来,战友被炮弹击中倒在我的身边。”杨育民逃过一劫,只是被子弹扫伤了背部,记者看到,在老人背部至今还留有淡淡的印记。
虽然有关抗日战争的东西老人没有留下,但是因为之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老人和战友的一张合影以及一个红色封面的复员证如今成了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随后,老人从里屋颤巍巍地拿出这些东西,孙媳妇替老人小心翼翼打开。“这是爷爷最珍贵的东西,我们平时都不敢碰,因为这里充满了他青春的所有记忆。”(B)(10)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沈广睿)每到暑期,都有因为中小学生游“野泳”,造成不可挽回的溺水事故。近日,市体育局、市教育局联合开展暑期万名中小学生游泳培训活动。7月3日,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本次游泳培训的对象以年...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