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驰骋
在道北小学第一次见到张阿幸老师,她和蔼可亲,眉眼带笑,谈吐间透着一股爽朗劲,假如在大街上看到她,不认识她的人兴许会想:“这是哪家的阔太太?”但这样想的人一定没见过她身披练功服,手握青钢剑,在道北小学的操场上虎步龙行时的身姿,特别是舞完一套剑法,收势刹那怒目圆睁,气势砰然迸发而出,大有怒目金刚之威。待她收势完毕,笑容重新回到脸上,记者才从震慑中回过神来,心想:“假如张老师生在古代,兴许是一名巾帼将军”。
张阿幸自幼习武,现在是道北小学的体育老师、二级教练员、武术裁判、小学一级教师。从1993年起,她作为教练员带队参加咸阳市第五届全运会,获金银铜牌共计12枚;1996年带队参加陕西省“工行杯”武术套路比赛获女子团体总分第四;1997年被评为咸阳市第六届全运会优秀裁判员;1999年带队参加陕西省“99”武术套路比赛获金牌2枚,银牌铜牌各4枚;2004年带队继续在陕西武术传统套路比赛、陕西省第四届重点项目运动会上摘金夺银;2005年带队在咸阳市第七届全运会上获得了武术比赛一半的奖牌,团体总分第一。
咸阳市武术圈内人士对她已经非常熟悉,作为教练员带队所获的奖牌也已经能说明张阿幸老师的武术功底,然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张阿幸老师在本职工作上,也许有一些是大家还不了解的。
在张阿幸还在渭城区体校当老师的时候,班里有个学生很有武术天赋,五年级的一天,孩子告诉她说不练了,要休学回兴平的家。“这么好个苗子,太可惜了”张阿幸想,她只身搭车找到兴平孩子的家里,这才了解情况,孩子母亲得病,债台高筑的家无法坚持供养孩子。“你们养不起,我帮你们养!”二话不说张阿幸就把孩子又领回了咸阳,这一帮,就从五年级帮到了初三毕业,孩子获得咸阳市全能冠军。孩子后来毕业于警官学院现在就职于北京,当孩子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张阿幸的心里也是感慨万千“太不容易了”,孩子的家长对她说:“我们要是在咸阳,就给你也隔出一间房,你也是娃他妈。”
来道北小学任教也有几年了,这几年张阿幸也没闲着。原定每周有两节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的活动,张阿幸得上四节。原来,学生们对武术的兴趣太过强烈,报武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太多,一个班容纳不下,就开成了武术班、剑术班两个班。张阿幸的同事告诉记者:“别看张老师平时喜滋滋的,是老师们中的开心果,但她上课要求特别严,一个动作做不到位她就反复得喊,有时候一节课下来,声音都成了‘双频道\’”,张老师这么解释:“比如说一个手腕动作,正腕怎样、翻腕怎样,武术俗称就是练功夫,功夫就只能这么一招一式地练。”
利用自己多年的武术功底和对技巧的提炼,张阿幸自己编写了一本适合小学生的武术表演操教材,副校长张力为之取名为《童心武韵》。翻开这本道北小学独有的校本研修教材,起势部分五个动作、队形变换二十一个动作、收势七个动作,所有的一招一式都有照片配合文字说明,全部模特都是她的学生。正是在她和体育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道北小学确立武术为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让武术在校园中生根发芽。
“我要伴着武术一辈子,继续钻研,我还想给孩子们编教材!”张阿幸告诉记者,下一本教材已经在整理中,名字也已取好了,就叫《琴心剑胆》。(E)③
新闻推荐
6月30日,咸阳市老年大学庆“七一”暨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在统一广场举行,共演出舞蹈、大合唱、时装表演、古筝、葫芦丝等14个节目,百余名老年学员们精神抖擞盛装登场,用激情澎湃的演出为党的94岁生日送...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