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联合当地扶贫部门开展定向支农富农活动。
通讯员 衣新 白大陆
多年来,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和网点优势,搭建扶贫小额信贷平台,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破解贫困群众“贷款难题”,加快了三秦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 实施农民致富新模式
“有了邮储银行这50万元贷款,我们合作社就可以帮助100人一年实现脱贫。”延安延长县二海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春谱乐呵呵地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二海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是革命老区延安延长县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年来,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了当地近千个养鸡户共同致富。该合作社的“传奇”也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老张本人也成为了当地的“名人”。
然而随着***工作的迅速推进和媒体报道影响的不断扩大,要求加入二海合作社的农户越来越多。为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合作社急需扩大育雏鸡舍面积,拓展市场营销渠道,然而资金紧缺则成为合作社面临的最大困难。
群众有需求,邮储就有行动。当了解到老张的“烦恼”后,邮储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沟通联系,根据合作社具体情况,量身定做了专项融资方案,并于近日发放贷款50万元,解决了老张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近年来,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依托庞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按照“***、重心下沉,政银合作、优势互补,增进信用、构建体系”的基本原则,探索创新扶贫贷模式,通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大户带动贫困户,实现了精准化的产业扶贫。
截至2015年9月末,邮储银行已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8000余笔、4亿多元,贷款结余近1300笔、6300余万元,共计支持8000余户农民家庭脱贫致富。
政银合作 搭建金融扶贫新平台
农民获得资金支持最大的瓶颈,就是农村抵押物的缺乏和信用体系构建的缺失。
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以邮储银行搭建的“政银合作”融资平台值得大范围推广。
为解决抵押物缺失和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邮储银行全省各分支机构陆续与当地扶贫部门开展扶贫合作,向具备干事创业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免担保免抵押、优惠利率、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
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已在渭南、咸阳率先与当地扶贫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正式合作。同时,全省已有8家县(区)支行上报了与当地扶贫部门的合作项目。
为进一步提高金融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精准性,邮储银行从省、市、县三个层面加强与扶贫局、农业局的合作对接,获取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及产业大户名单。通过住户走访,筛选符合条件的客户,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状态,确保有发展能力和愿望的贫困户获取融资资金,实现“造血”扶贫。
此外,邮储银行还集中建立客户信用档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根据集中还款情况较好的村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以及“信用乡(镇)”的创建工作,建立完善的贫困群体信贷服务体系。
量身定做 圆搬迁移民安居梦
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是陕西省的重大惠民工程,工程实施四年多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效。然而,随之而来的搬迁移民住房难题也摆在了当地政府的面前。
商洛雅琪小区的居民多为搬迁移民,为解决搬迁贫困户住房购买资金需求,邮储银行针对雅琪小区,专门设计了陕南移民搬迁住房按揭贷款。项目资金采用“搬迁户自筹+政府补贴+开发商垫付”的模式,在信用结构上采取了“开发商全程回购担保+开发商保证金担保+借款人房产抵押”的担保方式,贷款期限最长15年,与传统小额贷款相比期限较长,有效缓解了搬迁户的贷款资金偿还压力。
此外,邮储银行还主动与移民搬迁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寻求项目合作,通过产品要素调整和模式创新等方式,满足搬迁贫困户对发展生产、自主创业的资金需求,并为其提供全面的金融扶贫服务。
截至2015年9月末,邮储银行发放移民搬迁信贷资金3400余万元,支持移民搬迁贫困群众830余户。
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宋庆泽表示,下阶段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赋予邮储银行的责任与使命,练好普惠金融服务的“内功”,通过搭建省级合作平台,不断丰富产品体系,优化产品要素,创新担保方式,升级金融扶贫产品,逐步建成全面覆盖贫困群众的普惠金融体系。 (图片由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杜朋举)11月7日下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姚引良在咸阳调研时强调,要努力壮大电子信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副省长姜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副总经理赖伟德一同调研。姚引良一行察...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