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撼了,一口气饱览安康山水人文,厚重的历史气息拂面而来。”1月7日中午,在安康博物馆参观近两个小时的咸阳游客程雅静醉然于心,在作别之际,她依依不舍地在留言本上写下自己的心里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程雅静是安康博物馆年后接待的第2122位游客。这个坐落在汉水之滨,土生土长的博物馆如同一枚文化磁石,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去年8月底试运行至11月10日,不到3个月时间,20000余游客入馆参观,正式开馆后,35000余游客先睹为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表针般时时更新的数据,让安康博物馆有了人气,更有了名气。前不久,一个沸腾人心的消息从首都传来,该馆获得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成为安康市自主投资建设项目的首个奖项工程。
从江南到江北,一座城市的文脉传承情怀
沉寂和落寞许多年的安康历史博物馆,在2010年11月16日迎来了命运的嬗变。时任安康市长的方玮峰主持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博物馆迁建事宜。这让怀有浓厚文物保护情结的老馆长李启良无比振奋,期待了多少年的事终于提上了日程。他大辈子都在与文物打交道,搞过三次文物普查,在1983年大水灾中从安康文安楼中抢救过文物,为火石岩水电站考古发掘和安康历史博物馆新建赴省进京,多次为修复安康文庙、万春寺和新建藏一角、安康博物馆等奔走呼吁。安康博物馆得以迁建,让即将到来的花甲之年变得有了别样的光彩。
“很多安康人过去都认为安康没有文物,甚至不知道安康历史博物馆在哪里。”老博物馆的门庭冷落,一次次触痛安康博物馆现任馆长施昌成的内心,也让这个文化战线的老兵空守着一馆的宝贝,无人问津。实际上,原安康历史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藏宝屋”,藏品4000件组,其中达到国家三级以上的文物有900多件组。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楚文化遗物,汉魏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器、画像砖和陶俑,明清时期名人书画以及个人捐赠的藏品都极富特色。
如同一位风烛残年的母亲,怀里漏风,步履蹒跚,其时的安康历史博物馆已经很难有效承载、展示这些文物。“当时街道狭窄到一辆大巴车都很难开进去,单次接待50人就显得拥挤不堪。除去藏一角、办公楼等,老馆展厅面积不足1000平米,能展示的仅有100多件文物,相当于97.5%的文物都处于闲置状态。”施昌成叹气道。
“这样的发展状况和我们的山水园林城市定位及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战略目标很不相符。”市文广局局长杨海波站在更高层面,宏观俯视安康历史博物馆的窘境,期许它能早日容光焕发,“安康博物馆也是安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八馆\’建设项目之一,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对外形象展示的窗口,博物馆迫切需要践行使命,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和人文安康建设。”
迁建还是新建?随着安康历史博物馆迁建信息的发布,很多声音汇聚成流。施昌成大致归纳了当时的几种态度,“有人认为安康属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更需要集中精力搞一些能受益当下的民生建设;也有人说,全国很多地方曾兴起过博物馆建设潮,结果利用率非常低,安康博物馆建成后到底能不能发挥作用?” (下转四版)
记者 吴昌勇 肖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于忠虎)昨日上午,咸阳市在秦都区中创博锐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园举行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动员会。当日,全市170个重点项目同时开工,总投资656.8亿元。“坚持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是实现...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