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组唐陵石刻“被洗澡”的消息和图片在网上疯传,引起了很多关心爱护文物网友的关注。在大家质疑石刻被“洗澡”时,陕西省文物局昨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重要声明,称消息为虚假信息。
事件回放
网传唐陵石刻被“洗澡”
5月5日晚,某门户网站首页转载了发表在中国网图片中心的《胡武功怒了 唐陵石人石马被“洗澡”》一文,在该文中,当事人胡武功说:“‘五一\’节这天,我陪香港和北京的朋友游览了其中的唐建陵和唐崇陵。令人震撼的是,所有的石人石马被清洗得干干净净…… ‘清洁工\’们还是费了极大力气‘除污去垢\’的。我百思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清除那千年包浆?”
该文同时配发了7张照片来证明唐陵石人石马被“洗澡”,这组消息一经发布,立刻被多家网站转载,很快原文阅读量就超过10万次。
网友争论
清理的是包浆还是病害
在不断的转载中事件一直发酵,文物安全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有网友甚至调侃“陕西文物没小事。”记者在一些知名论坛看到,网友们对此事也争论得热火朝天。有网友称:”管理者脑残”,也有网友说:“网文中提到的包浆是石刻的生物病害,不处理会让石刻风化得更快。”
相较两种对立观点,还有一些网友的观点则相对中立。有网友称:“这是个专业性极强的话题,就看包浆是否有害,有腐蚀性。”也有网友的问题直戳要害:“先搞清是不是包浆再愤怒。”
官方回应
反映问题不实 消息虚假
省文物局官方网站上的回应人,是网文中提到的几处唐陵的属地管理部门——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回应人表示:“针对胡武功先生此文,省文物局当即责成我局就此事赴现场调查核实。经核实,此文反映问题不实,属虚假信息。”
同时,咸阳市文物旅游局还在严正声明中提到,经派人现场核查,唐建陵和唐崇陵石刻没有进行过任何人为清洗,省市县任何文物部门也未安排过任何石刻清理工作。其次唐建陵和唐崇陵“所有的石人石马被清洗得干干净净”的现状,是自然现象导致。
关于网文中质疑“清除石人石马上那千年包浆”的问题,也是对专业术语的误解。石刻文物表层风化造成的有害病灶,并不等同于古玩的包浆,而是一种有害物质。
专家释疑
石刻变白因病灶腐蚀和风化
针对石刻变白的具体原因,国家文物局砖石质文物保护重点研究基地主任、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马涛表示,1200多年来,唐建陵和唐崇陵石刻一直处于一种自然保护状态,其外貌状况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有的表层地衣苔藓明显,有的较少甚至没有。且石刻表面地衣苔藓的生长,与石刻所处的微环境有很大关系,迎风面基本不生长地衣苔藓,背风面易积尘面、生长苔藓,而苔藓的生长又与空气质量有关系。
马涛说:“我们对唐陵石刻进行过多年观察,空气状况好时,地衣苔藓就生长得茂盛,反之这些微生物则会出现不生长或者死亡的现象。附着在石刻上的地衣苔藓死亡后,也会发生自然脱落的现状。地衣苔藓生长旺盛时,它们分泌出的酸性液体以及它们的根系,都会对石刻进行腐蚀和破坏。”
此外,马涛还提到了另一种原因:“近年来的空气污染、酸雨增加,导致石灰岩石刻的表面也出现了一定的淋溶现象,这也会造成石刻表面泛白。”所谓淋溶,就是石灰岩受酸雨的影响后发生的一种表面可溶物质被溶解的现象。基于此,马涛说:“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文物部门绝对没有对石刻进行过清洗,石刻变白是风化后的自然现象。” 记者 张佳
新闻推荐
■文/图记者张潇通讯员韩志斌特殊年代寻找新的科研生长点彭树智高中阶段国文学得好,报考西北大学时,第一志愿是中文系。但由于历史成绩非常优秀,考了100分,被西北大学历史系优先录取。...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