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咸阳新闻 > 正文

挪窝窝王新民

来源:咸阳日报 2016-07-20 21:52   https://www.yybnet.net/

在咸阳,凡新生儿满月之后,娘家人要接女儿、外孙回娘家住一段时间,俗称为“挪窝窝”。

“挪窝窝”时,折一束桃枝,上面用红丝线系上染成红色的5枚花生果和7枚铜钱。桃枝用于驱邪避祟,花生象征长命百岁,铜钱则有“七星高照,人财两旺”之意。接小孩时,在小儿眉心处用胭脂画一个红勾。上路时,在咸阳北部山区,还要给孩子怀揣一个蒸馍,送给出门碰见的第一个人。这是孩子出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也是送给人世间的第一份礼物。而在咸阳南部,孩子上路时,在脖子上挂一个干粮,意为孩子出门在外,不断口粮。

旧时,“挪窝窝”多骑牲畜。建国后,改坐架子车。如今,多坐小汽车。母子在娘家住上三五天后即返回。回来时,孩子要穿戴妗子、姨母做的虎头鞋、虎头帽、褪毛衫(红领小白褂)、鸳鸯裤等。临行时,外婆给孩子烙一大一小两个锅盔,大的用大红包袱包裹,小的中间钻孔,用红头绳拴起,上边拴有钱币,给孩子挂在脖子上,名曰“带囫囵”,俗称“外甥背的舅家锅底”。此外,还要在小儿眉心处用白粉抹一白勾,此谓“红勾来,白勾去”。从娘家回来,要把“囫囵”切成小牙,送给邻居,让大家分享喜悦。

旬邑人认为,“挪窝窝”可以帮助孩子消灾免祸,不“挪窝窝”,对大人小孩都不好。一般来说,头胎子女“挪窝窝”,二三胎就不讲究了,至于这种风俗何时兴起,连上了岁数的人也说不清楚。但仔细分析,还有许多门道。首先,改变小孩生长环境,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其次,走出家门,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第三,开阔视野,让孩子认识更多的人和事。(B)(13)

新闻推荐

咸阳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本报讯(记者刘计划)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7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咸阳市第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至此,咸阳市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七...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挪窝窝王新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