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咸阳讯(陈飞记者李小刚)“三夏”大忙正在紧张进行中,咸阳市利用181个红外摄像头远程监控南八县区230万亩农田,24小时对禁烧区域全面远程监控,严控秸秆焚烧。从2015年“天眼”工程建成后,咸阳基本实现了秸秆零焚烧。
咸阳各县市区组织环保、公安、农业等多部门联动,镇办分包抓片禁烧田地责任落实到人,组装宣传车、悬挂横幅、在当地电视台播放禁烧通告和处罚规定、利用村广播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同时,咸阳市环保局鼓励社会公众举报焚烧秸秆的行为,12369投诉举报电话保持24小时值班,对群众举报问题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并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同时,咸阳除田间的“电子天眼”监控、人员包干巡查和宣传等措施外,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好经验、好典型,极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青贮、秸秆沤肥、秸秆气化等新技术、新措施,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实现由“不敢烧”到“不愿烧”再到“舍不得烧”的意识转变,争做秸秆禁烧的模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宋超)6月13日,记者了解到,市委、市政府印发《咸阳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方案》针对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咸阳市的具体问题,制定了6个方面共14条具体措施...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